https://m.baidu.com/?from=1019311t
读这篇文章感觉,受益匪浅,很有同感,特写这篇读后感。
文章说教育最后拼的都是父母的态度,虽有过激,但又不无道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对孩子教育的最初者就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也正如《三字经》所言:“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又如《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从,以言教论”等等都是讲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以言语传授,以行为师范教导,才是育人之重
对孩子教育好不好,首先看父母教育是否有方,其次才看老师是否有对其进行加以严格管理培养。
文中“父母对孩子的态,正是对应了这一点,同样是做作业,第一位家长只用“吼吓”这种方法对那种,一味吼,随着孩子成长,会逐渐失去作用,到青春叛逆期,甚至会带来孩子更加叛逆! 第二个家长对孩子是尊重其成长规律,循序渐进,这样即尊重了孩子,也让他有了时间概念,有了责任感。
两种方法对比,正如文中所言,父母态度不同,造成教育方法技巧不同,最终对孩子成长效果也不同。也足以证明父母才是第一任老师。
《道德经》有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文章里所提父母对待问题的态度和父母和谐相处的态度,这两点所要说明的正是“言行身教”这一点,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文中孩子直接拿走气筒,以为是对的,面对老爷爷质问,竟然只有尴尬,不知道自己那点错了,想着自己在家都是这样啊,妈妈平常拿别人东西也是这样啊?!可见言行身教潜移默化力量!
教养是不分父母是否贫穷,是否有文化,是否又能力的,文中作者朋友父母虽贫穷,但是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孩子到社会上待人接物照样不一般,而作者领导,从小父母不注重父母和谐对孩子影响,只靠学校教育,造成现在虽然大有作为,但是依然是难免孤傲寂寞。
所以即使父母是农民只要你注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态度,也能培养出文坛泰斗莫言,如果你不注重,即使是歌坛老大哥李双江,也会培养出危害社会的李天一!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要想培养出有益于社会人才,不仅要靠我们这些严师,更要靠一个家庭和谐,注重言传身教,注重生活态度的父母!必须二者全力配合,才能“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