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犯罪与刑罚》

读到自我怀疑,篇幅不大以为一天就能读完的。但哲学性抽象内容太多,自己法学底层知识基础也不牢靠,导致不停走神。有翻译水平的问题,查过评分看到不止我一个人产生了质疑。也或作者文风如此。内容比较碎片化,结构松散,同一主题分散到了很多篇章,莫雷莱编排的“42章版”会不会可读性更强点……

内容虽有体系不尽完整、逻辑错误等缺憾,但并不影响其伟大。书中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客观主义等原则至今还适用,对死刑的批判也被“废死派”用作思想依据。且作者26岁就能写出如此影响深远的著作不得不令人叹服(也让人顿觉横向的比较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浅析成书背景

1、社会

贝卡利亚正身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其时君权和神权有所松动,社会氛围包容性强, 所以在受到宗教界批判时,能因上层人士的同情而免遭厄运。(刑罚本身作为君权与神权的统治工具,如罪刑擅断P115,对工具的批判无可避免会触及到统治者的利益)。

大概也只有宽松的社会氛围才能形成思想的滥觞,正如我国很多思想家都诞生于先秦时代。成书的同期中国正处于乾隆朝,两地思潮的对比也可作个参考。

2、家庭

贵族家庭背景,受侯爵父亲接济使贝卡利亚不用为吃穿用度发愁。如《刀锋》中拉里周游世界去寻找“意义”,首先有银行里的存款作为后盾。“钱有一个最大的用处,就是节省时间”。

3、个人

贝卡利亚涉猎广泛,除法学外在其他学科也多有著述,此书中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角度对刑法原则做了分析。查理·芒格讲到“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所以掌握了多元思维模型的人手中就具备了不同款式的锤子。

当然韦里兄弟和拳头社朋友的启发和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我拜读了意大利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里亚创作的法学著作《论犯罪与刑罚》,让我感受颇多,它不仅荡涤了我的灵魂,还让...
    巫透社家的勤劳小编阅读 5,630评论 0 7
  • 300多年前,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大陆出了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刑法学著作。先前看法学推荐书单时候看到这一本时候颇有些不...
    paris_chinggie阅读 724评论 7 9
  • 完善重婚立法 树立优良家风——试论我国重婚罪司法困境及其解决 作者: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葛珊南 【摘要】 习近平...
    水盘六阅读 646评论 0 1
  • 意大利的法学家贝卡利亚写的这本书为刑法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他在书中提到要废除死刑。 其一是因为死刑杀鸡儆猴的作用...
    反思日记i阅读 567评论 0 5
  • 1,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法。 2,需要一个作出终极判断的司法官员,他的判决是对具体事实做出单纯的肯定或否定。 ...
    荑垃阅读 88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