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柔软的作家
——读迟子建散文集《好时光悄悄溜走》
我一直很喜欢迟子建,喜欢她笔下东北的雪,大兴安岭的树,还有质朴的黑龙江人。
最近读她的散文集《好时光悄悄溜走》,感觉文字之间有松枝燃绕的香味,有火烧土豆的温度,有一颗柔软的心。
在她的笔下,一次冰天雪地的伐木,有父亲对自然林木的珍惜, 有劳动的欢乐与快意,更有火里烧土豆就着风吃的香甜软糯,让人感觉,一次伐木的艰辛劳动, 竟是那么美好。小时候,家里没柴火, 爸爸也经常带我和哥哥去伐木,爸爸同样不会采伐树木, 只是截取一些枯枝,爸爸用锯子锯掉一些枯枝,我和哥哥转运,从山林里拉出来,要费很大的劲,弄不好,还会划伤手指,所以,伐木的活计,在我看来 ,太过辛苦,至今回忆起来,还能感受到身体腰酸背痛,手指划伤钻心疼痛!
然而,在作家笔下,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有趣。甚至连被马蜂蛰,也让人忍俊不禁!也许,作家的特长就在于能够把生活中的苦与累,凝练成诗,然后在回忆里,去提纯。或者,作家原本就有一颗柔软的心,无论是苦雨还是冷风,最终都能温柔以待。
迟子建的柔软,不仅在笔下的事,也在笔下的人。父亲是教师,49 岁去世,我给父亲读报纸,与父亲伐木,父亲勤快,每天早起,做早饭,在菜地劳动,他从来不催促懒床的孩子,似乎也从来不责怪批评孩子,在父亲温厚的影响下,迟子建就像大兴安岭山上的一株花,健康活泼自然的成长!母亲呢,也许没多少文化,但是母亲温柔,从不唠叨父亲,从不抱怨生活,从不责怪孩子!父母的爱情像阳光,子女的性格总是闪着光芒。姐姐是美丽勤劳爱干净的,我是邋遢不爱干净的 ,姐妹俩睡在一个屋子,却能按照各自自然的天性成长,真好!美国的聂华苓,德国的看球人,无一不是温暖而美好的,也许,当我们以温柔对待世界,世界也会以温柔注视我们。
迟子建的柔软,还表现在她面对苦难的态度上!49 岁的父亲突然去世,那是怎样的刻骨铭心的痛,迟子建在描述父亲被送往医院的过程,因为挡不到车而耽误了,通过文字她内心苦痛依然能灼伤人心,但是,她不抱怨生活,也不抱怨命运,时隔多年 ,她在书里说,那是我一生走过的最长的路 ,也是最艰难的路!我想,这不仅是一条需要用脚步去走的石子路,也是一条需要用时间去丈量的心路。痛失父亲,对于一个二十多岁女儿来说,就好比人生的半个天塌了,但是,在迟子建的文字里,我们能读出痛,却读不出坍塌。我想,那是因为当苦难砸来的时候,她用柔软的心承接了一切!
结婚仅仅四年,心爱的人突然车祸,溘然长逝!迟子建四个月没有下楼,在黑暗的屋子,枯坐,流泪,流泪,枯坐,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悲伤,但文字间除了痛与温暖的回忆,抱怨一句没有,絮叨一个没有!
有人说,作家的博大是用苦难磨炼出来的,也许是的,路遥如此,叶嘉莹,三毛,陀思妥耶夫斯基……,世界文学艺术的长廊里,有几个一生春风得意的作家呢?
但是,经历了苦难,不以冷酷待之,不以放浪还之,不以愤激回之的作家并不多 !而迟子建就是这极少数之一,她温柔的回馈了生活加之的所有苦难。
迟子建的柔软还表现在对和平的祈愿,七月五日,街外的惨烈,墙内的徘徊与祈愿。为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献花,为柏林墙的倒塌欢呼,为世界局部的厮杀忧患,作家的悲天悯人在质朴无华的文字中如耀眼的流金,我想,这就是中国作家的优秀传统,不,不仅中国,这是世界上所有优秀作家的传统,心怀天下,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最终才可能被天下接受 、喜爱,并且穿越时空,游走天下!
我喜欢有一颗柔软心肠的迟子建,喜欢徜徉在古额尔纳河畔,听流水潺湲,农人细语,闻山花芬芳,民歌悠扬。我愿这如水柔软的文字,流经屈子的汨罗,洗濯古城的雾霭。
2025.1.23 于家
修改于2025年0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