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旅行攻略,做旅行规划,被悬念牵引着。感觉有点意思。
买票了,大概行程开启与结束的框架已经确定。这背后隐藏了一些前提,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比如,形成的前提条件和背景。为什么有这次旅行?动机是什么?具备了哪些条件?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段?
第一目的地,第二目的地,第三目的地,返程。中间,我可以做些什么?有哪些不确定的因素?不确定的内容是最有悬念的。目的地,作为概念的遥望,符号的远距离阅读,进入具体的情景,感官与真实相遇,感受是怎样的?那里有公交车吗?多少钱?需要扫码还是准备零钱?当地的经典小吃距离那个站点最近?吃完之后,还能去哪里?如何找到那个地方的纵深感觉?它如何从历史长河走过来的?它是当下与历史名人链接的媒介吗?比如,湘山寺,康熙,石涛,站在他们的字画面前,内心会有哪些感慨,发生怎样的触动?
乘坐公交车在县城街道逛,整个县城与周边山脉有怎样的关系?这里的气候与当地人饮食,风俗与什么关联?红油,是因为寒冷?
著名的街圩总是依托江河形成,说明自古以来陆地交通发展滞后?利用天然河流的交通能力,发展出贸易枢纽?
街圩的衰退是因为陆地空中交通的发展兴盛?乡村人口日渐减少,村子里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乡村经济衰竭?粮食种植个体日渐衰微,这是什么现象?乡村养老主要依据什么保障?子女供养?乡村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