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思达@思维导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胡思乱想、胡作非为之后,我决心胡说八道一番,因为本次大会实在是“后患无穷”,这一切都得益于洋葱数学团队的“丧心病狂”,而我也无奈于自己的交友“不甚”(不甚荣幸)。

对于刘继文老师分享的数学学思达,我用思维导图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梳理,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对于内容的详细讲解会在自己实践之后,再完善提炼。数学@学思达+思维导图解读如下:

数学@学思达

刘继文老师,我的新心偶像,对教学环节的思考、操作和认知,就像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在做一台及其精细的心脏手术一样。如果不是这次“HOPE卓越教师大会”的结识,我的很多疑惑可能要很长的摸索周期才得以解答,识之我幸!刘老师最令我敬佩的地方在于将学思达数学化并落地,还给了我们大量可参考的经验和干货,所以在看完刘老师的演讲和补充发文后,深受触动,10月14日一激动就给自己挖了个坑,要对刘老师的内容进行梳理消化,并融入部分自己的浅见,以供大家批评指正!先认识一下刘继文老师吧!

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成功大学统计研究院硕士。2013年起,在台湾新北市新泰国中开始了翻转教学实践之路。刘老创立了完整的「学思达+画思维导图+均一教育平台」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仅仅一年后便教学成绩斐然:

本文只在刘继文老师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涉及到认知心理和行为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解读。

在自主学习的环节中,少量多餐的原则,实质上满足了我们认知上,低强度+高频次刺激的学习记忆规律,大脑的记忆强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存储强度,只要我们有意识去记住的东西,都能够存储到我们的大脑中,也就是说我们想记住的东西都已经在我们的脑子里了,那差别在于第二部分,对于信息的提取强度,只有通过低强度高频次的持续刺激,才能让我们的大脑神经元不断强化,产生连接,表现出来的就是能记住东西,随着强化的不断持续,可能就会成为我们无意识行为中的一部分,举个简单的例子,九九乘法表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不用刻意去练习,立即就能够清楚三乘七的结果是21。

在整个学思达的教学过程,通过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分组讨论、分享表达、老师补充这五个环节,对同一个内容进行了五次强化。比起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只有单一维度的听和做练习的两次强化,所以学习效果远远不如学思达五个环节有效。

另一方面,低强度保证学生在完成时没有恐惧心理,在行为设计学中对学生的习惯养成非常有效,斯坦福大学福格教授,在把行为设计学跟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应用上非常成功,也可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的启示,怎么设置才能让学生按老师的意愿去学习呢?第一,学生必须想做这件事,也就是学好知识的意愿;第二,学生必须能做到这件事,也就是这件事越简单越好;第三,你得提醒他做这件事,这也就是一般的软件应用和广告做的事情,而只有满足前两点,你的提醒才有意义。而教师的及时反馈和鼓励,能够对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分享表达中刘老师提到压力的应用,以抽签和对时间以及发言权的限制,让学生进入一定的压力专区,从而进入高专注状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购买《注意力曲线》这本书,帕拉迪诺在书中描述注意力和压力呈现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正态分布,适度的压力才能保证让我们进入注意力专区,低压力状态我们容易无聊分心,高压力状态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愤怒的情绪,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压力状态,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匆匆忙忙,慌慌张张的半年又过去了,这半年总体来说比较扯,唯一不变的是我又辞职了。。。。曾经我跟朋友说,上大学的时候...
    十字路口右转阅读 1,111评论 2 0
  • 《青菜萝卜》 文/廖又蓉 省美协、中国美协? 难道这世道还有什么劳什子会员 去钻营两下有搞不到的吗? 表都填几次了...
    4182204ab311阅读 1,209评论 1 2
  • 在整个人生之中,可能你会做什么都有个度,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每个人害怕和恐惧的都是“失败”。 因为失败,很多人...
    惠水026许思琴阅读 5,221评论 0 0
  • 只闻花香不见花,勿要伸手把她掐,花开飘香环境美,文明小区靠大家!
    望远登高阅读 1,7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