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驰
来源/李驰说
01
‘奉承’一词,其原意并非阿谀谄媚,做贬义使用,而是指奉受、侍奉、遵行、祭祀、馈赠,具有恭敬之意,只有少处引作贬义。历经演变,‘奉承’一词,却舍其大意,全然没有了其本来面目。
奉承:
接受、执行的敬辞。
《后汉书·樊准传》:“在职之吏尚未奉承。”
侍奉。
《墨子·兼爱下》:“奉承亲戚”亲戚,指父母。
祭祀。
《汉书·霍光传》:“孝武皇帝曾孙病已……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
遵行。
《汉书·晁错传》:“愚臣何足以识陛下之高明而奉承之。
馈赠。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若过往客宦,偶然银子缺少,在下就肯奉承。”
逢迎,阿谀。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李御史今早又参奏平安州奉承京官,迎合上司,虐害百姓。”
也有一说,‘奉承’一词,可、应分开解释。
奉:奉 fèng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献。
承:承 chéng 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承受。
在我看来,正是这样的分开解释,造就了‘奉承’一词现如今的偏解。
上文中,不论是对‘奉’的解释为捧着、奉献,还是对‘承’的解释,下面托着、承受;均单单表示了以下视上,应该恭谨的态度,若以此解,造成该词今日偏解偏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02
对‘奉承’一词,我原本也没想过多。不论其为贬义,还是褒义,又或是既作贬义又作褒义,于我何干,于词何干?于我不干己事,于词本身也无生命、无喜怒哀乐之感。
但是,一日在读一段文时,深刻体会到,词竟然也是有生命的!(既然喜读书,必定对词语有感,说无感,也许是触动不够的缘故罢。)
这段文出自曹昇的《嗜血的皇冠》,描写了东汉中兴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当年去投奔还处在流落无依之中的刘秀的一段场景。
通过曹昇的这段描述,对邓禹和刘秀,此间和日后他们合作无间的君臣关系,便有了深刻的体会。
读罢此段,感受到一种互相尊重的‘奉’‘承’关系。突然生出了对‘奉’‘承’一词的新解:‘奉’,全心全意用手捧着,奉献一片赤诚之心;‘承’,郑重承接对方交来的一片赤诚之心。这种关系不论古今,几乎是合作共赢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状态。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种互相尊重的‘奉’‘承’关系,才有了历史长河中罕见的篇章:开国帝王在革命已然成功后,仍旧做到论功行赏、增封功臣;功臣主动上交印绶、请归甲兵。终刘秀一生,不曾杀一功臣,皆保其福禄,得以善终,终其一朝也无居功自傲之辈。
03
下面附上这段——‘邺城献策’原文,以作《嗜血的皇冠》这部书的推介。
且说刘秀等人行至邺县,忽闻身后一声大喊,不由大惊,以为是大部队前来追袭,急忙勒马,回首望去,却见来者只是一位年轻儒生,正拄着拐杖从远处徐徐走来。众人尚未看清儒生面目,刘秀却已拊掌大笑,道:“此必邓禹邓仲华是也。”
儒生迈着碎步,紧赶慢赶,终于将面部和身体一并呈现在众人眼前,正是刘秀当年同窗,十三岁便入太学的神童邓禹。刘秀打量着邓禹,但见昔日幼童,已长成二十二岁的俊俏青年,当年六尺之躯,如今居然伟岸;旧日鼻涕流处,一捧疑似美髯。刘秀越看越乐,问邓禹道:“自新野而来?”邓禹点头道:“是。”刘秀笑道:“小子孤身一人,千里横行,壮哉!”
刘秀赶路之际,不便细谈,当即为邓禹一一引见,然后率众入邺城不提。夜半,刘秀召见邓禹,笑问道:“我专命河北,可以随意封官拜将。你千里而来,莫非是为了求个一官半职?”
邓禹恭谨答道:“禹之来,不求做官。”
刘秀道:“那你求什么?”
邓禹道:“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刘秀大笑,道:“皇帝刘玄征你入朝为官,你屡次拒绝。如今我孤悬河北,你却主动前来投奔。何故?”
邓禹道:“只为你当年的一句话。”
刘秀一愣,问道:“哪句话?”
邓禹道:“大江!沧海!”
刘秀嗟叹久之,笑道:“当年戏言,不意你竟当真。”
邓禹摇摇头,意味深长地答道:“君无戏言!”
刘秀大惊,邓禹和他多年不见,一见面怎么就跟冯异和岑彭一样,也要怂恿他造反当皇帝?于是佯怒道:“此话从何说起?”
邓禹道:“‘狂风拔倒树,树倒根已露。上有数枝藤,青青犹未悟’,明公听过此诗乎?”
刘秀笑道:“你忽然提及此诗,可有说法没有?”
邓禹道:“刘玄,树也。刘玄之树将倒矣。刘玄虽已称帝,而天下之乱方起。山东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盗贼,往往群聚。刘玄名为皇帝,实为诸将所挟持,有心无力,而诸将皆庸人暴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
邓禹再道:“公,藤也。刘玄之树既倒,公虽能安定河北,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不足为长久之计。”
刘秀笑望邓禹,像长辈望着正在表演的孩子,道:“说下去!”
邓禹道:“圣人不得违时,时亦不可失也。刘玄既是庸才,不足以担当帝王大业,自应有圣人取而代之。公初战昆阳,破王莽百万之众,天下闻知,莫不震靡,此公之武功也。公推诚接士,少长有礼,赏善如不及,讨恶如虑遥,此公之文治也。文治武功集于一身,所谓天下圣人也。于今之计,莫过于应民之望,延揽英雄,务悦民心。以公之威德,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此其时矣!”
刘秀笑道:“我无远虑,只有近忧。天下非所敢望,可有定河北之策?”
邓禹道:“河北定,则天下自定。河内被山带河,足以为固,其土地富贵,殷之旧都,公之有此,犹高祖之有关中也。既得河内,再进兵定冀州,北取幽州、并州,得胡马之用;东举青州、徐州,引负海之利。河北已平,五州既集,南面以号令,天下如在囊中,探手可取也。”
邓禹寥寥数语,天下事仿佛已尽在掌握。后人称此为“邺城策”,与诸葛亮“隆中对”同为“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之典范。
刘秀听罢,叹赏道:“小儿,昔日张良乎?”
邓禹拜伏于地,恭声道:“明公,今日高祖也。”
两人相视大笑,当夜联床抵足,叙旧竟夜,不胜欢畅。
自此之后,刘秀号邓禹为邓将军,特加亲近,常令同宿,相与计议。又授邓禹以人事大权,命其考察诸将,荐举人才。
邓禹如此年轻,又是初来乍到,权位却凌驾于众人之上,众人不免将信将疑,很是担心刘秀的眼力。刘秀晓谕众人道:“世间有三岁老翁,也有百岁儿童。我初识邓禹之时,邓禹年仅十三,却已经老成持重,非常人可及。诸君未可轻年少,宣父犹能畏后生。邓禹之能,他日必显。”
PS:我的走路签到: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