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查看了下nginx的日志文件access.log,发现居然有二十几个G了!
于是准备使用Shell脚本的方式对nginx日志文件按天进行切割
编写脚本
新建一个脚本文件,这里我在nginx日志目录中新建了一个cut_log.sh
cd /usr/local/nginx/logs
vi cut_log.sh
开始脚本内容的编写
#!/bin/bash
##零点执行该脚本
##nginx日志文件所在的目录
LOGS_PATH=/usr/local/nginx/logs
##获取昨天的yyyy-MM-dd
YESTERDAY=$(date -d "yesterday" +%Y-%m-%d)
##移动文件
mv ${LOGS_PATH}/access.log ${LOGS_PATH}/access_${YESTERDAY}.log
##向nginx主进程发送USR1信号,USR1信号是重新打开日志文件
kill -USR1 `ps axu | grep "nginx: master process" | grep -v grep | awk '{print $2}'`
##删除7天前的日志
cd ${LOGS_PATH}
find . -mtime +7 -name "access_*" | xargs rm -f
exit 0
可以看出Shell脚本中做了两件事,1、按天切割nginx日志2、删除7天前的nginx日志
定时执行
由于我们要实现按天切割的功能,所以需要在crontab中设置定时任务,每天零点执行
vi /etc/crontab
添加如下内容
#nginx日志切割
0 0 * * * root /bin/sh /usr/local/nginx/logs/cut_log.sh
为了测试查看切割效果,可以把定时任务中的切割时间改为一个较近的时间,关于crontab的配置指南戳这里
最后总结一下使用Shell脚本切割日志的原理,由于我们是按天进行切割,所以在每天零点的时候执行切割脚本,获取昨天的日期(比如2017-09-08),然后将当前日志文件(access.log)重命名为以日期为后缀的日志文件(比如access_2017-09-08.log),然后需要通知nginx重新生成日志文件access.log,然后再第二天零点再重复同样的动作,这样就实现了按天切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