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出自杜牧《清明》里的佳句,相信每个人都依稀记得。清明节你回家了吗?清明节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根据当地的习俗,跨过山河大海来到故人墓地或自家祖坟,缅怀先人,祭祀先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然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扫墓方式,用来代替传统的祭祀活动。

云扫墓
如果将来我们的传统的清明祭祀活动,被二维码扫墓、云祭扫这类新兴方式取代,你愿意接受吗?
观点一
清明节是中国“孝文化”的代表节日,如果不能亲自到场,已经是“不孝”的表现 。
我们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逝者墓前,为的就是能够祭祀先祖,寄托对故人的相思之情。如果不能亲自到场,清明节还有什么意义?
观点二
孝与不孝,重在心意而非形式。
因距离或身体等客观原因无法到场的祭祀人,本就已经心怀愧疚,互联网代祭扫的新形式,能够让他们传递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又能解其对逝者的相思之苦,何乐而不为呢?
小编认为,这种新颖形式的出现并没有错,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科技迸发的时代,跟上时代的潮流是我们前进路上不可缺失的部分,随着5G时代的到来,AR和VR行业将会迎来“第二春”,未来我们将能通过VR和AR直接见到逝去的故人,让祭祀者可以与逝者面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