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然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上午我参加了语文组地段的教研活动,本次主题是二年级老师的“同课异构”,课题为《日月潭》第一课时。授课老师分别是二(1)班的王倩老师和二(3)班的郭瑞老师,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有特色。
第一节课由二(1)班王倩老师执教。王老师教态斯文,语言轻柔,基本功非常扎实,无论是粉笔字还是普通话,都很不错。不过,她在课堂组织方面稍显不足,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推进,对学生听课状态的关注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在座位上做小动作的情况未能及时引导。在识字教学方面,她采用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式,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二节课由二(3)班郭瑞老师执教。郭老师拥有三十多年教龄,课堂组织能力很强,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不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略显繁重,部分设计似乎超出了第一课时的范畴,导致拖堂几分钟。尤其是在识字环节耗时较长,节奏上可以再做优化。
第三节课在五楼会议室进行集中研讨。活动由邓洁老师主持,主题为“聚焦识字,初赏潭韵”。评课环节依次展开:首先是两位授课老师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并反思;随后由同年段老师进行针对性点评;最后,我们一年级语文老师也参与了评课。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研讨重点主要集中在识字写字方法、随文识字策略、课文朗读指导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后来管教学的何校长发言,最后是肖校做总结性的发言,这是他到学校来第一次参加我们的教研活动。
在交流中,我也注意到一个细节:郭瑞老师在板书设计中全部使用了板贴纸,虽然工整清晰,但似乎缺少了一些语文课应有的“书写韵味”。我个人认为,板书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呈现,也是教师书写功底的展示,尤其是像《日月潭》这样的经典课文,课题若能以优美的粉笔字呈现,不仅能增强语文味,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此外,在《日月潭》的教学中,除了识字与朗读,也应适时渗透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热爱祖国山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