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优雅这个词该如何去定义?它有很多种样子,每一种都简单美好,弥足珍贵。
曾经,看过的一个电影情节,让我记忆深刻:
在巴黎街头的咖啡小店,一个70岁的老太太,一头银发,蓝色深邃眼球,灰色丝绸质地长裙,恰到好处的3厘米高跟鞋,大红色口红,耳朵上的珍珠颗粒安然的躺在时光外,桌上有一杯咖啡,一本书,在巴黎黄昏的街头,老太太的每一个动作,抬头,低头,翻书,喝咖啡,微笑,都恰到好处的美好与温暖,这是一种时光之外的优雅,源于心底深处对岁月“无声”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
一撞撞林立的写字楼间里,二十几岁的年轻女性身着精致的职业套装踩着高跟鞋匆匆穿梭在IFC,细细的腕上挂着手袋,手里拿一盒午餐,另一只手举着手机从容不迫地跟客户讨论资产管理方案里面的种种细节。 完全是经济专业带来的固定思维模式。这是一种独立自信的优雅,源于匆忙喧嚣的生活之中,源于每一份执着,努力,认真的模样。
突然想起老妈在厨房里忙东忙西的画面,摘菜,洗菜,切菜,头发高高挽起的背影,她看着我吃饭时候,总是微笑不语,我从来没有当着她面夸过她做的饭特别好吃,因为一夸她,她的小傲娇就会膨胀得不可收拾。(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只有突然从习惯里剥离了,才会意识到那是多弥足珍贵)一系列动作不停的在我脑海里来回移动,这是优雅,源于对家人的付出和爱,源于岁月沉淀后的从容。
有时候从容不迫不是指挥千军万马,是在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里,把事情都认真做好。那一刻我看着她,觉得特别优雅。
让我对优雅这个词理解最深的,是电影里巴黎的那个老太太。 她好像永远十八岁。十八岁多好,夏天,微风,大红色口红,高跟鞋,头发烫成刚刚好的卷度,洁白的珍珠耳环,涂红色的指甲油。最打动我的是眼睛,真的是像婴儿一样干净的蓝色。长裙外面披了玫红色的披肩,肩膀挺直。街头的微风把披肩和白发吹得微微晃动。
人们谈起衰老这件事情的时候想到的词是迟暮,连带着背景沉闷的灰色。但在巴黎或许就不一样。她们逛博物馆,衣着搭配素雅,领口围一条颜色鲜艳的丝巾;她们和闺蜜一起喝咖啡,笑起来和少女时候一样,一起讨论尝试菜单上哪一个新出的甜品;即使是雨天,也要穿好大衣,把皮鞋擦得光亮,撑一把雨伞拄着拐杖去书店买一本喜欢的画册。
有时候我会觉得电影里的巴黎,最美的是人,她们把故事沉淀在岁月里,然后变成如今最美的模样。
锦衣玉食的确会雕刻出优雅的形态,但年华会逝去,爱人会离开,也终有一日要茕茕孑立地行走在世间。
那些孤立无援的境地,那些迫不得已的苦衷,那些被失败圈起的困顿,都不足以成为与粗俗和解的借口。
我觉得优雅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认真,是保持初心。
优雅是一个姑娘最好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