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说你太懂事了,她真正的意思是......

同事听了我的近况说,你上班,你公公带孩子,你下班自己带孩子,老公在异地出差,平时还能兼顾,就是忙一些,而现在你公公生病了,孩子也病了,你工作很忙,老公远水解不了近渴,家里就你还是健康的,你婆婆还能在老家打麻将.....?

同事很为我担心,也为我感到不值,而我显然是个太懂事儿得人,既没有向老公发难,也没有吐槽婆婆,而是自己默默地干着,还显示不出抱怨,她常常觉得我们这样得性格不好,自己吃亏,便宜了别人,最后把自己给累坏了。

以前,我也会被代入情绪中为自己感到不公,去抱怨老公,吐槽婆婆,回家横竖一个鼻子。

但是现在我不会了,昨天她说完这句话一带而过,我的心理不起一丝波澜,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我可以承受更多的责任与情绪,我试着不矫情,只是该干嘛就干嘛,让时间陪我挺过去。

这两年学习精进,我更加了解自己,我并不是一个什么事情都想依赖别人的人,也不是一个躺着就觉得很舒服的人,我需要不断追求进步蜕变的价值感。

她说我对精神的追求还挺高的,这种东西太不实在也太难了。

在内心里觉得生命在于运动,不仅仅是拿出专门的时间在操场或健身房的运动,也需要在工作中,干活中保持体力,在干活中保持脑力的充沛,思维敏捷,进而指导行为,形成一个闭环,良性循环。

曾一起聊天的时候,我戏称我们家里有一个“机械闭环”:我和老公是互相商量沟通类型,基本谁有理更符合家里的实际情况就听谁的,公公目前在我这里做饭接送孩子到幼儿园,老公的弟弟就住在不远的小区,偶尔过来看公公吃个饭,孩子上幼儿园后婆婆觉得人力够用,她觉得她抵得过一个上班族,就回老家自己做事赚钱,因此即使人在武汉,心也飞走了,当时我上班工作不忙,还能兼顾,便随她去了。

我们家庭就像这样各司其职,我是钥匙,婆婆是在这其中的一个“闲人”,老公就是其中的发动机,一般启动这个“机械闭环”也就是要召回婆婆这个“闲人”来帮忙。记得前段时间公公胃有问题,我怕拖久了问题更大,便想带他去检查,我与老公商量,我请假,把孩子一起带上去医院检查。

老公说先不要,他来问一下,我发了个问号,问他问谁,他半响不回答。

后来他给我回了个电话说他已经安排好了,已经给乐乐小叔打电话,他明天早上一大早回老家把妈接过来由他照顾乐乐,我周五回家,带爸去医院检查,你自己上班。

分工就这样暂时错开了,这个时候我发现还是有人能够调动这一批人力的。

拿开头的话题来说,这次公公生病了,同事都替我不值,我还能波澜不惊,是因为我了解情况没有到那种程度。

公公属于小毛病,需要静养,不易干过重的活,孩子感冒了请假在家也慢慢好转,他可以照顾,不需要承担过重的家务,我上班的时候,爷爷完全可以代替。元旦放假老公也在带孩子,让我好好休息了三天,婆婆在老家并没有叫她过来,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在克服现在的困境,还没有到大家都需要围在一起去解决困难的时刻。

无非,我承担的更多,但也能够在适当调整后恢复,我渐渐意识到以前情绪才是最影响我的,到写稿时起,好像最艰难的几天快要过去了,好日子就将来临。我在下班力所能及之时去更多分担孩子的照顾,减轻他爷爷因病而不能干的事情,陪孩子时我尽量沉浸式玩耍,不一会时间就过了,孩子也很开心,亲自关系又得到升华。

元旦期间,我和老公促膝畅谈了两个多小时,聊到孩子教育,双方父母,工作,亲情等话题,鲜活满满,我鼓励他我们彼此要多开这样得家庭会,以后和孩子一起开。

干活不会使我们很累,大多时候消耗精力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难以平衡的情绪。

这种情绪常常来源于身边了解你的人,她不一定时故意的,但是我们要警惕,我们所处的状态,也要保持身心的弹性,也不能因太独立承担失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不能因为太懂事而让自己身陷囹圄,最后无法从复杂得关系中拔脱出来,让自己没有了自己得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