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增长书籍后的自问自答

 1)什么是北极星指标?如何设定北极星指标?设定的标准是什么?-《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曲卉老师

=标准1:你的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个指标可以让你知道你的用户体验到了这种价值吗?

=标准2:这个指标能够反映用户的活跃程度吗?

=标准3:如果这个指标变好了,是不是能说明整个公司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标准4:这个指标是不是很容易被整个团队理解和交流呢?

=标准5:这个指标是一个先导指标,还是一个滞后指标?

=标准6:这个指标是不是一个可操作的指标?

概括性总结好的指标在这4个方面:产品价值与用户感知价值的匹配程度、指标本身情况、指标对团队的影响、指标对公司的影响。

或许我们大部分的增长产品其实不会有机会参与北极星指标的制定和规划,但是也需要对北极星指标进行了解与思考。


2)如何找到合适的用户获取渠道?  -《引爆用户增长 》黄天文老师

核心是找到产品、用户和渠道匹配点。


匹配区域

根据产品的自身属性与传达用户可感知的价值匹配点,找到用户扎堆的地方进行投放,但现实往往并不美好,渠道质量差效率低、用户流失度和成本太高等问题萦绕在各个渠道上,就算寻找到一个优质的渠道也充满了竞对选手,所以找到匹配点精细化运营更加显得可贵。


渠道的评估方法,根据成本、质量高低化四象限进行评估。


3)拉新的渠道投放有哪些? - 《从流量到留量》

参考《拉新:快速实现用户增长》一书所写关于拉新渠道类别;实际在案例分析中可以运用带入产品特征、价值点、用户类型以及活动投放的方式进行评估,评估一开始可能会不太准确,不断调整方式和手段会越来越熟练。



4)什么是增长?

增长是一套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论。以数据为基础,通过不断实验的方式在用户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寻找增长的机会。


5)什么是增长的底层逻辑?

把钱变成流量,流量变成订单,中间会不断跨越系统瓶颈,不断打破瓶颈就是增长。

陈勇所说的4个阶段增长方式,每一层是一次瓶颈,用曲卉老师的公司层级的图更加明确。

第一阶段:以小博大;

第二阶段:规模投放规模增长

第三阶段:营销增长

第四阶段:开辟新业务线



6)产品的底层能力是什么?

这是我面试时面试官问我的一个问题,当时我写的是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面试官又问你这个能力太通用了,那你觉得产品的底层能力是什么呢? 他看我半天没有动静就说是“用户、场景、产品的打磨能力,这一套腾讯也使用。”  他说完之后我反驳道:“这里还缺少一个,市场。只有与市场匹配的产品和用户才算是真正的产品底层能力。”

回家后我一直都难以忘记这个问题,因为他说产品、用户、场景是产品经理特有的。就我接触的其他的运营、研发的行业来说用户、场景、产品也是他们会进行思考的纬度,并不特殊也不是产品经理独有的,所以答案还是我所说的学习和思考的通用软技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