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联系的一个读者,今天约电话,汇报她最近的情况。
可喜可贺,不光事业飞升,情绪也稳定得不像我认识的那个她。
她曾经每天脑补出300个假设问题折磨我,对方晚回信息10分钟,她能先把对方电话打烂,再把我电话打个窟窿。
我当时ma她:我是那个男的,我也不想和你谈!
最后是怎么走出来的呢,靠健身。
她当时有点胖,一百四十多斤,我被她缠得实在是没辙了,跟她说,你要是练出马甲线,他保证能回心转意。
她当时也是很疯的状态,马上就信了,当天就报了私教课。
感谢那个教练,帮我分担了一部分她旺盛的倾诉欲。健身之后,她找我的次数明显锐减。
当她不再把男朋友当成情绪充电器,转头去实实在在拼搏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真的慢慢成了情绪稳定的狠人,反而,对方很快回来求她复合。
其实,她当时就是掉进了外求的陷阱。
我们一直说,回避的机制,就是他的防御。
回避因为童年阴影,是非常害怕被伤害的,所以他是习惯性地去推开太快靠近的人。
所以即使前期,回避是主动的,甚至明显让焦虑感受到被喜欢。而一旦焦虑确认到回避的感情之后,出现类似“追”的动作,又会直接触发回避的防御本能。
当焦虑觉得,我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呀,我就是在正常和你谈恋爱的时候,回避会觉得:“太过了!”
焦虑认为,我给你发信息,我发5条,你至少要回3条。
但是回避能给的,一个“嗯”,一个“好”,就很极限了。
更别提什么持续主动,几乎不可能。
焦虑这个时候心态就很容易炸,心说:“怎么回事,你耍我呢,把我撩到了,你就跑?”
回避一看,这跟当初自己欣赏的热情强大的第一印象,差距很远呀,也会默默想放弃。
可是,焦虑可不是你想招惹就招惹,你想放弃就放弃的主。
于是,就出现了你追我逃,相爱相杀的戏码。
我的很多个案,都是这种模式。
其实焦虑本身一般都是有自信的,但是会被回避逼得陷入自我怀疑,然后疯狂索取,最后两败俱伤。
是谁的错呢?
只能说,我们可以归因到原生家庭,爱的养育不到位等等,但是做为成年人,一定要学会为自己负责。
父母长辈也有他们的不得已,不可能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完美的童年 。
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自我强大。
所以为什么说谈回避能练成狠人,就是因为你的焦虑只有在被激发的时候,才有机会正视和处理它。
如果你不谈恋爱,或者不谈回避,谈的安全,其实你是没有机会发现和解决这一块的潜藏问题的。
当你意识到,卑微讨好,自我牺牲,长期内耗是不解决问题的,你就能触底反弹,重塑价值,不再将就。
回避会帮助焦虑戒掉玻璃心,练就“他冷任他冷,我自成风景”的狠劲儿。
回避也会让焦虑明白,当你的快乐,不需要别人为你盖戳,那些试图控制你情绪的人,终将沦为背景板。
最后,请所有焦虑们记住:
关系的最高境界,不是互相捆绑,而是,彼此目送着,走向更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