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1明代五彩瓷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单纯的釉上五彩在嘉靖、万历时期制作很少,色彩主要是红、黄、绿三种色彩。明正德以后民窑烧造彩瓷也有很大发展,嘉靖、万历民窑制作更为显著,制作除了青花五彩外,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以红为主的釉上彩瓷和红绿彩瓷也有,可以说明在这个时期彩瓷在景德镇的生产和发展已相当成熟和普及,已成为民间服务的产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