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激励自己的目的,翻开了美国作家哈尔•埃尔罗德所著的《早起的奇迹》,全书387页,9.4万字,当时的阅读量是2.4万人。
因为是个人励志类书籍,前两章大部分是一些成功案例和口号式鸡汤,个人感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能让人继续读下去的内容,更多的是“空架子”。
因为自己的强迫症习惯,又想着快速把内容读完,也算把这本书翻过去了,不想半途中丢弃。所以,我通常在做事情时也不太会及时止损,而是习惯将一件事情做完整。
因此,这本书仅用了5小时10分钟就被我马马虎虎在起床、洗漱、做家务之余快速的听完了。不用说,这是翻阅速度最快的一本书。
要提到收获,“做计划”,“坚持”,“鼓励自己”这是几个关键词。不管是多小的事情,只要把它放进计划里,并且不间断的一点一点去坚持,日积月累,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换一种说法,当你遇到你认为很难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去做,那么你就得相信自己,给自己做一个可行的计划,然后鼓励自己一点一点去完成,或许结果真的会出乎意料。
因为作者在出车祸后,从内心抗拒和害怕身体活动到坚持锻炼为自己创造了奇迹,所以,他用亲身经历写出了这本《早起的奇迹》。比起这本书,让读者敬佩的可能更多是像哈尔,或者和他有相似经历的案例主人公。
作者在书里提到的“早起”,如果有早起计划的人倒是可以参考一下。此外,我们能借鉴的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像“早起”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日积月累的去坚持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总有一天,不管奇迹会不会发生,结果总是会令人意想不到的。
@梁勤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