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归途
一周后的下午,小溪来到了成长小组,认识了带领者徐姐,她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咨询师,亲切的眼神、温和的言语,很快便化解了初见面的拘谨,小溪感到被接纳的安心和踏实,有一种家的感觉,这是心灵之家,明明相识不久,却仿佛早已很熟悉,让她感觉很奇妙。
在这里,她还认识了许多朋友。大方健谈的阿芳,说起来就没个完,一定要喊几次“打住”才罢,她好羡慕人家那口才,自己啥时候能有那两下就好了;朴实无华的琴,话语不多,但是很实在,总能结合自身进行深度思考,徐姐说她就像个海绵,非常具有吸收能力,在小组中进步很快;内敛低调的刚,是组里唯一的男士,平常不大爱讲话,可是往往语出惊人,还写的一手好诗词,是个高人;快言快语的平,是真正的女汉子,说话一针见血,常常引发大家的思考;腼腆内秀的颖,和自己有些像,不大爱讲话,一说话就脸红,不过她性情很温和,很少见她发过火;还有性情耿直的荣,言语中不时带出一股火药味,让她有些怕怕的,不过,她也很羡慕人家的泼辣劲儿;最后是阴晴不定的蕙,时而沉默不语,像个乖乖女,时而急躁失控,乱了方寸,大概是心理阴影有点大吧?
成长小组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两到三个小时,徐姐说成长小组分为支持性小组和主题性小组,前者主要是针对组员提出的、当下急需解决的心里困惑进行讨论,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当事人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者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探索,如原生家庭、自我认识、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等,以使每个人不断的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最后达到个人成长,组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
“我们这个小组以支持性为主,大家可以在每次活动前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讨论,但是,如果这次活动没有人提出具体问题,我们就做主题性小组活动,大家说行不行?”徐姐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温暖有加的成长小组就这么愉快的开始了。
小溪在这里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大家都能够打开心扉,在一起真诚交流,时间过得飞快,常常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几个小时,每次结束都觉得恋恋不舍,期待下周同一时间的来临,成了她心中美好的念想。
他们在一起探索,一起成长,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使得小溪像是走进了一个浩瀚的精神世界,原来,人的心理风景可以这么丰富多彩,原来自己的思维之外,还有这么多的思维方式,自己的行为模式之外,也还有那么多的行为模式,走近自己内心的感觉是那样的美妙,她不知不觉爱上了心理学,最后,竟然开始学习大众心理学的课程。现在,她也成了一名心理学的志愿者,跟着老师,和许多人一起走近社区,走进学校,走近各个群体,给他们送去心理学的知识,她感到自己还颇有些心理咨询师的情怀呢!
半年时间过去了,再次见到小溪,她就像是吸饱了甘露的小草一样,越来越滋润,越来越有力,越来越茁壮了。她的面色红润起来,笑意绽放在脸上,像三月的花开,清新而自然,体重也长了五、六斤。
“我是不是该考虑减肥了?”她笑着说,神情中却是掩不住的自豪和满足,我真的打心眼里为她高兴,曾经自怨自艾的“丑小鸭”终于蜕变了!
“虽然有时候,我还会想起过去的伤痛,还会情绪低落,但是,一想到那些孤寡老人,那些困在自己情绪中走不出来的人,我就想,自己是多么幸运啊!老师,遇到你是我的幸运,遇到心理学更是我的福祉,我心里永远感激你!”
我由衷的为她高兴,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溪这样的好人,他们本性善良,有进取心,也乐于助人,就像一块美玉,但因为早年养育期间的创伤,他们的认知会扭曲,能力会受阻,会无法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走上抑郁甚至更严重的境地,但只要有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到他们真实的自己,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他们往往会产生你想不到的变化。
心理咨询也像是治病救人,上医治未病,如果在她没有出现心理问题之前,接受心理教育,化解童年创伤,塑造健康的人格,她就不至于“发病”了;但如果她已经“发病”,就需要心理咨询,针对她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辅导,但心理咨询毕竟是个高端服务,长期的咨询大多数人会承担不了其较高的费用,所以,待求助者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我便会建议她去参加费用不高,但能解决一般问题的成长小组,继续巩固疗效,事实证明,许多人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成长过程,最后都疗愈了自己,还有人从此走上了自助助人的道路。一个有过心理问题的人,也许更能深切体会别人的心理体验,我有一个直觉,当个人成长到了一定的高度,小溪可能会是个合格的咨询师呢!让我们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