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简书这样一个平台,以前也注册过很多网站的会员信息,但因为各种因素渐渐地断去了与他们的联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进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心里默默地称赞弄这个网站的团队,这是整个互联网必须要学习的精神:朴素大方。 此生注定是要夹在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活着的。我的上司是中国人,而我们的客户是日本人。其实我是幸运的,有朋友向我透露过,日企工作很艰难,简言之,就是替日本人做事很麻烦,所以我不必去忍受这样的麻烦。 如何与日本人相处呢?这一直都是我心里的疑团。老板作为过来人,分享了他的经验。他说和日本人相处不要太客气,什么点头哈腰的这一套直接就免了,最起码的礼貌当然是要有的。交谈时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 第一次替公司见日本人,是去东莞樟木头的早川工厂,随行的有老板和另一名同事,老板只懂一些日常的日语会话;而另一名同事在国内学习日语三年,去日本留学一年。当然我之前也是学习过日语的。三个人带着公司翻译的资料信心满满的去见面商谈了。10点以前我们就到了工厂,联系一位熟人,等他去和日本人传达。在我的概念里,日本人应该是很守时的,之前我们就约过时间,10点左右,可能是太忙还是别的因素,我们应该等了有10分钟左右。同事坐我左侧,老板坐我右侧,我坐中间。我至今觉得我不应该坐中间的位置,中间的位置一般都是留给boss的人坐。相互自我介绍完之后,进入正题,把公司的资料递给日本客户,进行简短的说明。然后等待他的提问,一年没有听日语的声音,日本客户刚一开口,就没有听懂他的意思,后来确认了一下才弄懂。说实话,日本人真正和人交流的时候声音都是很温柔也很轻柔,就有点“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没有中国人那种当街喊话的架势,所以要听得真切还真的竖起耳朵听。 我在和日本人交谈的时候,同事一直用右手拽拉我的左袖,示意我哪个地方讲话出了纰漏。我知道我肯定会出错,当时我是抱着一种出错也要讲的心态一直啪啦啪啦讲个不停,根本不管同事当时的示意。整个过程下来,同事完全没有和日本人交流上一句,其实我能明白这种心态,就是谨慎小心,生怕自己出错,怕一张嘴就产生蹩脚的日语,那多丢脸啊。 所以,勇于用日语和日本人交流是与日本人相处时的一座桥梁。 后记:这只是我个人的拙见,我希望那些隐藏于民间的高手们也可以加入到我这个话题的探讨中来,有什么与日本人相处的好的经验,一定不要吝啬,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多多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