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庭教育中隔辈之间的影响

我错过了我的分享。但我想我还是补上,也许会让人有所思考呢。我们与老人的的交流模式影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

我最近看的小说,名字叫《十六和四十一》对家庭教育的学习很有帮助,我看完觉得很受用。我们的孩子希望有一个理解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们正在学习修正自己;我这辈人也有这样的需求,也想要有一个理解自己、爱自己的长辈。我们做为成年人可以逐渐的让爱让情感运转起来啊。柔软感情的流淌,老人对儿女好对孙辈好,不是为养老或者为自己更占道理多了一个砝码,我们作为孩子对长辈好,不是因为还人情债。有来有往,一切的付出都是因为爱,只是因为爱。

这是我对这本书的其中一点小领悟,在我的孩子三四岁时我才悟出来一点点,才逐渐的改变起来。

我想之所以学心理学,喜欢学习家庭教育,而且我通过学习后,思维和行为上逐渐转变了,是因为我以前真的体会过痛。我小时候有不少挨打的记忆,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还因为家人说我的不是,挺爱哭的,对性格影响很大的。我自己有孩子后,学习这些的过程是自我疗愈的过程,谁的成长能说没有一点伤呢?正因为有过痛苦,才更坚韧了,现在我已经把经历变成自己的财富。现在我看事情,凡事都有多面性,所有的经历都是自己的财富。

小时候父母想让我变得更好,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认知跟不上,方法不当。现在我父母对我有很多认可,跟以前比已经是大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是整体上的,一个家庭是一个大大的整体。成长后的我对他们也有很多的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赞扬,他们也都在不断地接收新的观念和新的知识信息。他们现在认可我很多做法,很多观点。也正是因为我们之间的这些聊天、互相了解和感受后,我们互相看到了对方,看见自己,看见家人真的很重要。我非常确认我的父母是很爱自己的孩子。

过去的事儿了,我往事重提,只是最近在思考怎么逐渐强起来,我在想可能我生命最初的成长,因为超生的,我是在外面东家躲西家藏的,抚养者都不是亲人家,连我姥姥都以为我不在了。我正在逐渐的看到自己,认清,接受然后调整。我喜欢姐姐可以指到点上,群里的姐妹能给更多更广阔的思路。

现在我们真是上有老下有小,很幸福,也是很重要的中间力量,学习和修行自己是不能停的。现在我们作为中间力量,不能让自己不舒服,有问题想办法化解,不积压负面情绪。现在我觉得我变强大多了,不是什么事儿都往心里装了,也可能是自己消化问题的能力强了。啥难事儿,在当时觉得难,回头再看,经历的一切都宝贵的财富。

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孩子与我们的相处模式。以前这方面我是无觉知的,从没有理清楚这一层面的思路。现在我和老公和家里双方老人的关系整体都很好,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改善与老人的关系,相信我们的改变会让家庭更加和谐,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我在这里看到姐姐是怎么跟公婆之间互动的,姐姐的妈妈是怎么修行之人。真的全部是教科书级别的版本。在这里我被熏陶的很好很好。

感恩遇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