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贝索”手稿》

爱因斯坦有个好友叫贝索(MicheleBesso)。1913年的“爱因斯坦-贝索”手稿显示,贝索和格罗斯曼(就是他爹走后门,帮助爱因斯坦找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爱因斯坦从此不再兼职可以有充裕的清闲观察宇宙,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一样在科研中启发了爱因斯坦。

图一:爱因斯坦与烟斗

据外媒报道,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份罕见的涉及一系列关键计算的科学手稿在巴黎的拍卖会上进行拍卖。毫无疑问,这是有史以来拍卖的最有价值的爱因斯坦手稿。

这份珍贵的手稿详细记录了爱因斯坦在发展广义相对论时的一个关键阶段,显示了他为解释水星轨道上的异常现象而绞尽脑汁的过程。手稿写于1913年6月至1914年初,是由爱因斯坦和其挚友米歇尔·贝索 (Michele Besso)在苏黎世共同撰写完成,也被称为爱因斯坦—贝索手稿。它一共54页,其中26 是爱因斯坦的笔迹,25 是贝索的笔迹,3 页两位科学家的笔迹。

贝索是一位瑞士(意大利犹太人)的工程师,他富有想象力,充满爱心。爱因斯坦和他相识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Polytechnical School),之后两人又一起在伯尔尼专利局工作多年。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让他声名大噪的著名的狭义相对论原始论文。在论文的结尾,爱因斯坦将贝索作为其唯一的致谢对象。他写道:“总而言之,我的朋友兼同事贝索在我的工作中坚定地支持我,并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我非常感谢他。”

一直以来贝索都是爱因斯坦最珍视的挚友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合作者。

这份爱因斯坦—贝索手稿并不是最终稿,里面的一些计算也存在着错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导致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最终诞生。

两人暂停有关研究后,贝索将手稿带到意大利。

这份手稿在巴黎佳士得拍卖,以1160万欧元,折合约8306万人民币成交,佳士德未公开买家身份。爱因斯坦手稿的起拍价为150万欧元,很快超过350万欧元的估价,最后由2名竞标者通过电话竞买,每次加价幅度为20万欧元,最终以1160万欧元拍出,创下爱因斯坦各类手稿中最高价。有消息称买家为李嘉诚,李嘉诚基金会则表示,不评论事件。


图二:54页存在瑕疵的魔法书

我之所以想到这个贝索,是因为他和“时间是个幻觉”有关。他去世比爱因斯坦早一个月,在爱因斯坦安慰贝索儿子的信里,称时间可能是个错觉,并引申出宇宙可能是决定论的,贝索的死是注定的(这里包含了我个人的幻想)。在信里爱因斯坦将曾经与贝索探讨“时间之箭”的内容以一个普通人能懂的文字告诉了他的家人。

(其实:后人获得这封信时,曲解了爱因斯坦的本意。他们将爱因斯坦写的“For people like us who believe in physic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as only the importance of an admittedly tenacious illusion”(可以翻译成:对于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学的人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离只是一种不可否认的顽固幻觉)浓缩为“Time is illusion”,称“时间是错觉”、“时间不存在”,并且说这是爱因斯坦亲口讲的。爱因斯坦百口莫辩,因为他已经死了。)

我们看到的都是过去。时间存在,时间又不存在。不同的参照物,不同的观察者,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


为什么时空是个冰冻的河流呢?我们开始一个思想实验。

图三:贝索必须死

----------------冥想开始----------------

比如,光速不变现象。你拼命跑向光,和拼命逃避光,光针对你的速度不变。这与直觉不符。你跟任何宏观物体,都是相向而行,速度变大,同向而行速度变慢,但光特殊。这说明你跑向光的时候,你变慢了,时间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跳跃的。

于是乎,高速飞行的宇航员哥哥,会比在地球上的弟弟更年轻,现实观察确实也如此。只要相对弟弟或者地球足够快,时间足够久。哥哥可以在30岁跳跃到弟弟的80岁。如果速度不同,哥哥还能跳到弟弟的50岁或去世后。

这说明什么,对哥哥来说,弟弟的命运,是固定的。当然,他无法告诉同年龄的弟弟未来发生了什么,除非超光速,但超光速信息就无法完整表达,祖父悖论并不存在。

于是基于相对论,可以推理出,你未来的每一帧都是注定的,你有什么样的工作、收入、运气,一辈子吃多少手抓饼在别人的观察里都是注定的。

奋斗也是有意义的,不奋斗可能不发财,但这个发财的命运还是注定的,无论选择继续努力还是躺平,这个选择还是注定的。(哥本哈根学派也有人认为意识不遵守数学公式,这是量子力学的分支之一,波尔和海森堡属于这个分支。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左右矛盾平行宇宙,常常引用的就是哥本哈根学派。薛定谔虽然也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但他站队爱因斯坦,属于上帝不掷骰子派。)

既然都是注定的,时间就是一条冰冻的河流,所以说时间是个错觉,换个角度去观察,实际是像放幻灯片一样,每一帧都是凝结的。时间的流动只是人类大脑的感觉,人的从生到死的放映轨迹像条虫。

比如小学Bo士们,他们的选择也是注定的,我们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都和看个美剧一样,结局是注定的。可悲的不是他没文化做出错误的选择,可悲的是我们也无法跳出这个时空循环。牛顿,爱因斯坦的出现都是注定的,未来还会出现其他人,看到宇宙的其他角度、维度,我们能理解他们,也是注定的。

跳出这个剧本,可以说就是《西游记》里的成仙成佛了。打破神圣时间线的机会,是宇宙之外,有新的信息介入原幻灯片的放映,新的注定,能打破原有注定。这也只是基于逻辑的思维实验,也许未来大概率还是注定的。

但无论你是飞天面条神教还是苏美尔外星人第一推动信徒,抑或是沙门,宗教领袖和爱因斯坦都会死亡,这也是注定的。

佛祖等沙门分支常以自我∞月读的幻觉看透生死,爱因斯坦则是靠观察时空看透生死的本质。他们的真实与虚假都是注定的。我发这个朋友圈都是注定的。这就是科学里的超级决定论。一切都是剧本,但和神棍们说的格式不同。用数学可以计算,可以预测,不可以改变。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超级观察者一定存在。

----------------冥想结束----------------

1955年(76岁)2月,爱因斯坦同社会学家罗素通信讨论和平宣言。

3月,爱因斯坦著述《自述片断》,回忆青年时代的学习和科学探索的道路。

4月3日,爱因斯坦同科恩谈论关于科学史等问题。4月5日,驳斥美国法西斯分子给他扣上“颠覆分子”帽子。4月11日,在宣言上签名。4月13日,在草拟一篇电视讲话稿时发生严重腹痛,后诊断为动脉出血。4月15日进普林斯顿医院。

4月18日,爱因斯坦被诊断出患有主动脉瘤,18日午夜在睡梦中感到呼吸困难。

爱因斯坦死于主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溢血,逝世于普林斯顿。


图4:爱因斯坦必须死

附:心灵鸡汤《格罗斯曼如何帮助爱因斯坦》(细节我就不考证了,爱因斯坦传记看了太多年,记不住了)

马塞尔·格罗斯曼,瑞士数学家,爱因斯坦大学时的同窗好友。他一生在学术上并没有多大建树,但他曾经三次出手,帮助爱因斯坦,成就了他不朽的科研事业。也正是因为对爱因斯坦的帮助,他也得以在科学史上留下大名,为后人所传颂。

格罗斯曼的第一次出手,是爱因斯坦的大学时期。爱因斯坦天性喜欢自由,对于他喜欢的科目,他从不缺席,但对于他不喜欢的数学等科目,他就翘课自己看书去了。到了期末考试,面对一大堆陌生的数学符号,爱因斯坦两眼一抹黑,幸好格罗斯曼及时出手,把自己的课堂笔记借给爱因斯坦。有了这些笔记的帮助,爱因斯坦这才通过考试,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

如果没有格罗斯曼的帮助,爱因斯坦也许就毕不了业。毕不了业,就没有本科学历,爱因斯坦一辈子就只能当个普通工人,或者最多就是个工程师,无法进入科研圈,也就没有了他日后叱咤整个科研圈的地位。

格罗斯曼的第二次出手,更加关键。

这时,格罗斯曼再度出手。

格罗斯曼那时还只是个大学助教,自身是没有能力帮助爱因斯坦找工作的,但格罗斯曼有个好爸爸。这位好爸爸名叫儒勒·格罗斯曼,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开设农业机械工厂。也就是说,格罗斯曼其实是个富二代。

这富一代儒勒·格罗斯曼,能力强人脉广。他帮助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不用为吃住问题担心以后,爱因斯坦这才得以专心思考当时物理学的前沿问题。

第一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换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这一篇文章,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量子假说,由此成为旧量子力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921年,爱因斯坦凭借这一篇论文,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他唯一的诺奖。

第二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爱因斯坦凭这一篇论文获得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博士,真正进入学术圈。

第三篇:《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这篇论文让爱因斯坦成为统计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第四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相对论自这一篇论文诞生,整个物理学从此进入全新时代。

格罗斯曼第三次出手,则是在爱因斯坦建立广场相对论的时候。

幸好这时候,已经成为几何学教授的格罗斯曼,第三度出手帮忙。他告诉爱因斯坦,有一门叫做黎曼几何的学问,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爱因斯坦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恶补黎曼几何。但是,广义相对论的研究不能耽搁,于是,在广义相对论建立早期,数学部分是由格罗斯曼负责撰写的。格罗斯曼,算得上是广义相对论的创始人之一。

1919年5月29日,爱丁顿率领一个观测队到达西非普林西比岛,拍摄日全食照片。通过照片的比对,广场相对论得以验证,牛顿的理论被证明需要修正,爱因斯坦成为比肩牛顿的大科学家,从此步入伟人行列。1999年12月,爱因斯坦力压罗斯福,丘吉尔,比尔盖茨等政治领袖商业巨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