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人生选择
1、被束缚的幻境
对欲望带来的幸福感预期过高
2、充满真相
人类陷入快乐易逝,选混不满足的窘境
3、快感易逝的原因
自然选择的“设计”,为了基因的延续
二、感觉何时为幻觉
1、感觉为“假”时的情况
滞后性:从前是真的,但现在不适用;
误报:为避开危险,如因恐惧把蜥蜴看成蛇
2、判断标准
看它是否对你有利
三、正定、正念和开悟
1、正定冥想
持续专注于呼吸
2、正念冥想
用心体察感觉。减少负面感觉对自己的控制,更好地体会美。
最终目标:获得洞见。
3、摆脱使人痛苦的两种幻觉
“内在”幻觉
“外在”幻觉
四、所谓的无我
1、五蕴:构成人类和人类体验
色蕴。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
受蕴。基本的“感觉”
想蕴。包括复杂情绪、思想等
行蕴。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
识蕴。对其他四蕴的认识
2、佛陀认为,人无法完全掌控“五蕴”,是“非我”
五、控制人生的大脑模块
1、人的两种自我幻觉
事物掌控力认知上的幻觉
能力和品德认知上的幻觉
2、七个大脑模块
自我保护、吸引配偶、保住配偶、友好关系、关爱亲属、社会地位、预防疾病。
它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时会争夺主导权
3、关于自控
各模块会在不断成功中变强
通过正念审视欲望提高自控力
六、“空”与“本质”
1、人痛苦的根源
贪:贪爱,对预约的渴望
嗔:憎恨,对不悦的厌恶
痴:贪爱加憎恨等于幻觉
2、空。看似有形的事物,并不像眼见那么真实
3、本质。
人有赋予事物内在本质的倾向,如名人用过的东西
本质带来幻觉、自欺、痛苦等
4、理解“空”或“无相”的好处
对事物的认识更真实
认识自己对事物的不恰当反应
七、真相的抵达
1、有为法
由某种因,造成某种果
由其他的因,造成其他的果
2、无为法,即“涅槃”
平和、自由、觉醒
3、作者理解的开悟
对自然选择的反抗
4、正念冥想的作用
体会真相时刻、带来清明的智慧、体会道德真相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