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学历史到时候,老师讲到万历皇帝,曾说万历皇帝他以懒惰之名流传千古,并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纪录,长达二十八年没有上朝。所以,我个人觉得万历皇帝不算个好皇帝,而且,我还觉得明朝的皇帝都好奇葩。但是读了《万历十五年》,才了解万历皇帝也想做个明君,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使他对做皇帝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以至于后来二十八年没有上朝。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
我总结了影响万历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有几下点:
1、太过于轻信他人
万历皇帝继位时候才十岁,当时他最亲信的人一个是张居正张先生,另一个是“大伴”冯保。
在万历皇帝的心目中,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眉目轩朗,长须,而且注意修饰,袍服每天都像崭新的一样折痕分明。他的心智也完全和仪表相一致。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言辞简短准确,使人无可置疑,颇合于中国古语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冯保,当万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是他的伴侣,提携捧抱,兢兢业业地细心照护,所以后来才被称为“大伴”。万历皇帝尤其依赖张居正,认为张居正任何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以至于后来的文官像万历弹劾张居正的,说他擅作威福,万历直接严厉惩罚弹劾张居正的这些人。但是直到张居正去世后,有人揭发张居正。万历发现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四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他积聚了许多珠玉玩好和书画名应,还蓄养了许多绝色佳人,这些都是由趋奉化的佞幸呈送的。得悉了此项新闻,万历又感到十分伤心。这10年来,他身居九五之尊,但是被限制到没有钱赏赐宫女,以致不得不记录在册子上等待有钱以后再行兑现;他的外祖父因为收入不足,被迫以揽纳公家物品年利而被当众申饬。但是,这位节俭的倡导者、以圣贤自居的张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地占尽了实利!“大伴”冯保伙同张居正一块被判万历。
2.明朝以道德战胜法
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为极限,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皇帝做任何一项决定,都要考虑是否否和道德。文官可以随意指责万历皇帝的不是,但是万历又不能反驳。如果皇帝忍无可忍,骂了大臣,这就成为一个很大新闻,一个英明的君主竟然骂大臣了,短时间内,被骂的大臣就会很出名,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渐渐的,万历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不想再见到这帮无耻的大臣。
3.文官权利大于皇权
明朝制度大大增加了文官的权利,导致皇帝只是一个摆设,皇帝做不了自己的主。万历决定重大事情的时候,他的意见往往都是得不到大臣们的认可的,相当于他这个皇帝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导致万历皇帝不上早朝的爆发点在于他想立郑氏淑妃的儿子皇三子未太子,但是大臣认为长幼有序,应立皇长子为太子,导致万历心灰意冷,不上早朝。
4.坚守旧制度,没有创新
只是维护祖宗指定的制度,不再创新发展。在万历年间,有很多的制度已经落后,但是万历只是一味的忍受妥协,并没有在更新前进,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导致经济止步不前。最终总结,万历也是个可怜可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