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改革的推动下,各地中学的生涯规划课都陆陆续续的开展了起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生涯的理念,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核心素养这些词也开始逐渐被一些老师和家长所认同。但是对于把生涯规划当作一门真正的课程来学习,却还是一条漫漫长路。
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为什么要上这个课,这个课和其他的课程有什么区别?这是我走进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好奇的问题,包括一些班主任老师,他们很不理解这样一门课开设的意义是什么?还记得在一个班级遇到一位班主任老师偷偷的跟我商议:“老师,一定要上这个课吗?能不能不上这个课?”当时,我没有答应她的要求,当然也没有时间和她去解释太多的理由。但是她的问题让我想到,可能其实一线有很多老师对这门课都是不了解的,如果没有新高考的改革,可能一些学校也不会主动的去推行这门课。我也特别理解一个教师进入我们这样一所重点学校的考核压力,没有好的教学成绩也就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一节课我们可以多上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多讲一套题,一节课可以做学科教学方面的很多的知识题,也许学生会提高一些分数。但是我也想说一节生涯规划课也许会让学生开启一个新视角,改变一点对问题的看法或者纠正一个错误的认知,也许可能会让她对未来多了一些希望,也许。。。。。。
金斯伯格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1岁前为第一阶段,空想阶段;11岁至17岁为第二阶段,尝试阶段;17岁至成人为第三阶段,现实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任务不能很好完成,就会影响下一阶段的职业成熟,最后导致在职业选择时发生障碍。
我国的高中生一般是15至18岁,15一18岁年龄段的高中生,正处于成人前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显著发展,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意志过程的理智性明显提高,个性倾向比较明显,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自制力和独创性较强。他们的世界观己初步形成,这个阶段的学生己经开始确实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对未来和职业充满憧憬,有相当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但同时,高中生对社会中对某种职业的能力要求和具体工作内容并不了解,对于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也不是很明确。对未来的设想有时不切实际、主观片而,也容易受到各种误识和偏见的影响。这个年龄段高中生的特点:职业选择由空想转变为现实的尝试阶段。因此,需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以及选择专业、职业等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最近接触到两个“问题学生”(我姑且这么说),他们由于新进学校和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在寝室里打了一个学生。两个人都肯定的认为一定会受到老师的处罚和父母的批评,于是准备选择相约逃离校园、不想读书,好在最后我们在校园里千方百计的找到了。两个孩子的学业成绩都不是特别的好,对学习没有其他的孩子那么在意。其中一个孩子因为之前有过认识,是一个朋友家的孩子,我以阿姨的身份让他们来到我的办公室,让他们没有任何戒备地聊他们的想法,为什么要准备离家、离校?都说到了自己的家不愿意回去,不想跟父母说话,家里没有温暖和支持,他们想到的都是去找外面的朋友来倾诉或者找个地方静静的呆会。我说:“你们上午就在阿姨这里呆会吧,不看书,想上网,想聊天都可以”。我给他们买来吃的喝的东西,让他们在小办公室随便的聊天。到了一定的时机我说带你们玩个小活动吧,于是我拿出了之前买的青少年职业探索卡片,通过兴趣卡和职业卡、多元智能卡,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生涯主题。
其中一个孩子是在音乐智能上特别的突出,而且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很浓,我说能不能唱给我听听呢,然后她说“我在网上录了一些歌,我还有粉丝呢”“阿姨,只要不和我谈学习,我什么都可以,我能帮你管好班级,当好路队长,我会唱歌,我小时还练过什么什么”说了很多,那我问“那你想将来干什么”我想当“网络歌手”“那网络歌手需要什么条件呢”“要到正规的学校去学习一些唱歌的技法”“阿姨,我这样的学生有学校教我们学唱歌吗?”我说”当然有啦”于是我带她打开了我们当地一所艺术职业院校,我带她浏览了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解招生的条件,发现有三年制的中专和五年制的大专都有音乐表演这个专业,我们还打招生电话咨询具体了解了情况的。最后孩子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学习还是要学的,我只要达到他们的分数线就可以的,而且我现在就要开始报兴趣班准备音乐考试的内容:视唱、练耳、乐理、声乐和器乐。”
其实,哪个孩子内心没有梦想,只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是对盯着他们的弱项,而看不到长处,发现不了他们的优势,让他们总是在体验挫败感而不是成就感,孩子内心的力量当然是越来越小了。当我们了解了生涯规划,也许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认知发生了偏差,当我们的视野放大,当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更多元,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住着梦想,都有无限的潜能等待开发。
在第一课生涯唤醒中我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生涯时光列车”小活动,活动的要求是在时光列车上标注你认为的重要生涯事件,在这个人生节点有让你感到骄傲或失落的事件等(比如小学三年级获得运动会奖牌),并用说说这个生涯事件对你的影响。请从出生开始,标注到生涯结束。在对应的轨道上写出该段历程的主要生涯内容,并用几个词语概括这一历程对你的影响。
在课堂中给学生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静静的书写自己生命故事也是很嗨的一件事,整个过程大概要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完之后我让他们分享一下写完之后自己的发现或者感受是怎样的。有很多的班级学生的表述都让我很惊喜,也让我从中得到了力量。
(1)我对未来的方向明确、清晰了许多
(2)我再来看过去失落的事件很坦然了,不再那么伤心
(3)看到了未来自己要前进的方向,而且也相信自己将来会这么做
(4)我看到了自己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对于不足的部分也看见了,我将来会去改正
(5)我发现我以前的目标有些不切实际,我要调整我的目标了;
(6)要实现我的理想目标,我发现我真的要努力了
(7)我才发现过去的生活的我是多么的散漫,得过且过,现在我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真的需要一步步的努力和行动了。
(8)我发现自己过去认为微不足道的成绩,今天看来其实都很重要。正是因为过去我做了那些事情,才成就了今天的我。而那些走过的弯路、受过的伤害现在觉得都是我的财富。
当然还有一些同学在书写的过程发现自己的困惑和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1)我的理想一直都在,而且从小学开始我就想学表演,但是父母不支持我,让我先去考所谓的好大学,然后再思考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2)我发现我自己的目标很清晰,将来想考北京的传媒大学,将来从事相关的工作,但是我又觉得不切实际,因为我感觉自己的能力还不够;
(3)我自己想要的目标很清晰,但是我目前的学习不行。“如果你在什么方面改进,结果会好一些”“在数学和英语学科方面”“那你想过怎么去改进吗?”“想过,要多投入时间,同时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去问老师”。。。。。。;
(4)我发现我初一时有一个目标,初二时有一个目标,到了高一,随着我了解的越来越多了,我又对自己的目标进行了修正;
............这样的发现不断的在活动中流动出来,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真正的需要,其实我们很多的时候心里都是有目标的,但是因为缺乏对目标的正确指引,而让我们那个目标闲置,没有给到孩子们真正的支持。在现实的摸爬滚打中,因为没有人帮助他们去突破来自外在或内在的障碍,所以也无从去开发潜能,很多的正向的能量没有引导出来,于是一些负向的东西可能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于是就有了厌学情绪、与父母的逆反、有了消极抱怨怠慢等等的行为表现。所以说生涯规划的意义就在于去探索自我、突破内在和外在的障碍,开发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去探索: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将如何成为!
指导和帮助高中生做学业或者职业规划,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自我的兴趣、性格特质、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教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或者职业生涯。由于高中生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学业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
1、我想和我能的统一
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都有美好的憧憬,对很多事情也有兴趣,但是却不一定适合作为自己的真正的学业或者职业目标来定。因为他们有的可能还停留在职业的幻想阶段。正如说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骨干。我们要帮助他们认识到不仅是“我想成为”,还要看到“我能成为”吗?比如:想立志当一名航天员的时候,首先就会考虑自己的身体素质等条件是否适合做航天员呢?
所以 需要我们老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一些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并参照家长、老师、朋友对本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2、短期明确性和长期方向性相统一
一般来说,每一个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规划重点不同,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对他们的辅导主要是帮助新生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明晰各阶段的目标,高二学生主要面临分科或选科问题,对他们的辅导主要是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综合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家长的意见,自主选择学科;高三年级的生涯规划辅导则与志愿填报、选择大学、专业等升学指导紧密结合。当他们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发展路径的时候,学习动机也会随之加强。
当然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入大学后学习将更加主动学习,减少就业时的迷茫感。但高中阶段毕竟没有面临真正的工作选择,自身就有可塑性,再加上未来可能会出现不可抗力情形。所以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要做到明确短期规划,选择一个长期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实现短期目标和长期方向的统一。
3、理想和社会现实相统一
高中生做规划的目的是为自己确立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职业,也就是确定职业理想。而职业规划的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社会。最主要的渠道是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或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一个方面让学生认识自我,包括性格、兴趣、能力倾向等特质。这些认识可以通过专业测试获得,更主要的还是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通过走入社会的活动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特点,了解这个职业的要求,认清社会发展和行业前景,及时修正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老师可以辅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所体验的成功和挫折,突破自己的内在或外在的障碍,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成长。
4、规划职业与完善人格相统一
目前的高中学生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一方面,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往往没有经过忍让、分享、体谅等教育,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衣食无忧使他们缺乏对社会艰辛的认识。另一方面目前的学校教育又较功利化,智育和德育严重脱节,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方式造成他们只知竞争,不知协作共赢;只知我要,不知生存艰辛;只知我想,不知社会实际。既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而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引导学生去进行生涯人物访谈或者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工作等,去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体会社会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能在社会实践摔跟头、得教训,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学会分享、合作,懂得感激与回报、知道忍受与坚持,这些重要经历的体验感悟都会影响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认知判断,更加理性的思考自己的未来同时形成健康的。
生涯规划活动过程是学生个人自我认知、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新的时代,我们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教书育人,我们老师还应该是他们成长的引路人、陪伴者、导师,更是他们生命的点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