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2讲二十世纪初中国企业失败的案例,是大败局1在时间上的延续。
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很多企业是由于政商博弈导致的垮塌。摘录其中一些人的观点:企业家冯仑认为,“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逾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自如,持续发展。”科龙创业老总潘宁相信,在香港不需要结识官员,百分之百的时间可以用于市场和业务;回来呢,你非应酬不可。科龙创业团队中的陈总说到,最早的三只“容声”电冰箱--也是国内首次生成的双门电冰箱--就是他在1984年领着几个师傅敲出来的。那三只冰箱拉到香港技术鉴定合格,但要申请国内许可证就难于登天。
另一点深刻印象是为什么中国股市像赌场:由于管理层把股票市场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融资工具,使获得上市特权的公司得以靠高溢价发行从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钱,从而使股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寻租场“。你犯了错误,政府必然会调用其他的资源来掩盖你的错误,政府的隐含担保使的所有在股市上玩的人都预期自己不会受到损害。在西方,如果企业跨了,股票将一钱不值;但在中国,一个企业破产了,可能创造出对”壳“的需求。上市是政府的垄断行为,我自己上不了市,就只能借壳上市。其中一个案例,靠坐庄发财的德隆老总唐万新,“不断地释放利好消息和运用整合重组理念,将股价一步一步地抬高,然后从中倒货牟利。其下的湘火炬从1997年到2001年换手率达到440%。
心得:做事情千万别跟政府对抗,否则会死的很惨;由于政府托市、企业圈钱,中国股市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