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腹中有书气自华,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2018年2月1日晚上九点,当再一次合上《穆斯林的葬礼》后,我轻轻地靠在床上,百感交集。

我转过头望了望桌上的台历,又是一个应该月圆的夜。

不由得望向窗外,起身缓缓地走向窗台。

今天的天空,被雾霾所笼罩。月光吃力地穿越它们,将仅有的微弱的光芒洒向人间。但是却被城市里色彩斑斓的灯光所掩盖。

现在大概已经没有人会注意月亮了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望着那不完美的月光,我的思绪再次被拉回书中。

“所有伟大的小说,最终都会指向一个方向——虚无。所有的人生也似乎只有一个结果,梦碎人亡。”

是呀,书中的人儿,都是不停地在喜剧和悲剧中轮回。但最终逃脱不了那悲惨的结局:梦碎人亡。

在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每每看到璧儿对待新月恶劣的态度。心里不自觉的义愤填膺。心想哪有这样对待女儿的母亲。

在我抱怨、愤怒的同时,我渐渐地发现,我们似乎在以同样的态度、方法对待自己的子女。书中的情节,仿佛依稀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我第二遍读这本书时,我更多的是对新月的同情与悲悯。也在心里暗暗地想,作者为什么要对如此善良的好孩子这样狠心。

或许正是因为她过于完美,上天才赐予他们如此悲惨的结局。

或许真的像楚老师对新月讲的那样,“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或许作者也想以此来告诉我们,当你感觉你的人生某个阶段过于一帆风顺时,看似风平浪静的大海下,可能潜伏着更大的危机。

随着我越来越多次翻阅,我那些不平、抱怨,渐渐地淡化了。我渐渐地发现这本书中根本没有恶人,人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了对他而言最正确的选择。

他们的选择无可厚非,只是他们忘了,他们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强加在别人身上的爱,或许是对方根本无法承受的。

多少年,多少人,正以爱之名做着适得其反的事情。

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越是亲近的人,越是缺乏用心的沟通。

那这些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这些酿成许多家庭悲剧、家庭遗憾的根源,竟毫发无伤的从远古流传到当下。怪不得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没有在历史中得到教训。”

只懂没有用,还得附以实际行动。

城市刮起了大风,在风的作用下,雾霾四处逃散。街上的红红绿绿也难挨漫漫长夜,一盏一盏地熄灭。

那被掩盖已久的明月,终于重现了它应有的光芒。

是呀,无论前路如何坎坷,悲剧也不会永远地存在在我们生命,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我在最后,最身不由己的时刻,还记得故事最开始的样子。”

“新月这个名字,是希望的意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