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门望雪
赊公心是什么鬼怪,实在是说不清楚。我们耒阳东乡有一句骂人的话:你就像一甲赊公心样!就是说此人喜欢暗地里偷窃一些东西,并且侧重指偷窃的东西又送给别人。常常有一些醋劲大的妇人怒斥自家男人窃了家里东西给了相好的,便用这赊公心比喻。还有一些母亲骂孩子偷了自家的东西与小伙伴们分享,也常常比作赊公心。可见赊公心的传说绝非空穴来风。而且似乎还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赊公心是真实存在的。我父亲年幼时据说有一次被赊公心挟走了。祖父母和村里的人找了许久,最后才在离村子半里地的坟地里找到了神质不清的他。这件事直到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
亭子坳上的赊公心似乎是一个好鬼怪。亭子坳是上架和三都交界的横岭上的一处山坳。过去没修隧道,人们出行要翻越横岭。为了方便休息,就在岭上修了一座石亭(实际上是一座庙宇),于是称为亭子坳上。据说亭子坳上住了许多鬼怪,山坳下面村子里的村民经常在夜里听到亭子坳上有“叽隆叽隆”地怪叫。亭子坳上的庙宇是一个赊公心在打理。这赊公心却很仗义。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如果确实碰到困难,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可以到亭子坳上的庙里乞求借钱粮。来人根据自己的偿还能力求借一定数量的钱粮,并承诺归还的日期。次日,径直去取,有求必应,绝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到了归还的时间,你只需如数归还,下次若再遇到困难照样可以去借。看看,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手续都要简单,而且还不要利息,更为难得的它不嫌贫爱富,不管谁去借都行。事实上大多是一些穷人去借,人家富人也没必要去借。这样的鬼怪还真让人喜爱。
可是,赊公心的仗义却被一个烂筒子利用。附近村里有个没落户,大概是赌得没有下落了,于是起了坏心。这斯反穿了一件蓑衣,脸上用锅灰抹黑,头上扣了一只锅子去了亭子坳上,狠狠地借了一大笔钱,也承诺归还的日期。然而,到该还帐的日子,他并未去还钱。这斯压根就没打算还。迟迟不见欠钱的去还债,赊公心急了,化了人形下山各村去寻访事主。因那烂筒子事先化了妆,赊公心找寻不到。问村民,也都说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赊公心恼火了,愤怒地回了亭子坳上,并且从此再不放贷了,不管村民如何乞求,再没有人能够借到一丁点东西。可见,做人不讲诚信,鬼都不愿意和你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