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中央和省委、市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城乡基层治理的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为我们进一步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要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实践证明,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是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核心要义和最大优势,是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要切实加大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部门化、碎片化问题,积极调动基层治理共建力量,形成“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组织有力、步调一致、方向同向。要自上而下成立城乡基层治理领导机构,特别是乡镇(街道)作为基层治理的主战场,要建强组织、配强队伍,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基层治理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抓实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补足共治短板,确保基层治理“治”在基层、“理”在基层、“果”在基层。
要切实优化基层人力资源配置。基层人力资源匮乏是制约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要加大基层用人力度,扩大基层用人权,在严控总量的前提下,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下沉,鼓励行政、事业编制资源从上至下向乡镇(街道)倾斜,建立基层编制资源有序增长和精准下沉机制,切实解决基层人才短缺、老化、弱化问题。要充实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加大对基层治理人才的培训使用,创新激励机制,采用市场化方式弹性引进人才,探索将优秀基层工作人员和村(社区)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切实激活基层人事“增量”。
要有效提高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和水平。数字化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之路,建立统一的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是基层治理现实需要,也是大势所趋。目前,数字化基层治理普及率还不高,各地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结合实际建立了本地区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但地区自建存在信息共享度差、数据单一、覆盖面窄、兼容性不高、各自为战等不足,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上的浪费。同时,信息平台建设存在多个牵头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工作进展缓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立足技术驱动、人才支撑、制度供给三大环节,探索搭建全省、全市统一的城乡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将“事后风险”转变为“事前风险评估和预警”,推动城乡基层治理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实现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