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发布后的第一个周末,仅在周日短暂外出采买物资。
随着防控政策的优化,陆续听到身边有人中招的消息,朋友间相互鼓励,如果防不住是当下不得不面对的现状,但愿我们是最晚的那一拨(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美好的心愿)。
但事与愿违,约定后的第一周开始相继沦陷。
最初感觉不舒服是12月11日,晚上临睡前喉咙发干,这个症状曾经从没经历过,第一日症状仅限于此,觉睡得香甜。
次日开始发烧、乏力、酸疼,只想睡觉休息,当天下午睡了3个多小时,凭症状我知道自己大概率着了,自此开始每晚觉都睡不好了,咳嗽得喉咙剧痛,鼻塞到呼吸不畅,嘴唇干到冒泡。
记录这段难忘的日子,不论怎样,克服当下的困难,稳步向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1 养病—当然要充足的休息
生病前几天作息凌乱,晚上入睡困难,早上醒来天已大亮,睡醒后状况依然不好,咳嗽要捏住喉咙,不然力气不受控制,痛得史无前例,其他还有鼻涕不断,腰酸背痛,全身无劲,膝盖巨疼,每一项症状对脆弱人群都是不小的打击。
如果生病了,状况不那么理想,还有人不断暗示你上班,这类人非傻即蠢,身体康复有个过程,一是病患自身需要时间休养,二是呼吸系统类的疾病又具传染性,这是漠视其他人的生命健康。
幸得第一周居家办公,免去来回通勤奔波,在线完成紧急的工作,因为状态不佳,大脑反射弧变长,做事缓慢,怕出错误,自行校对几遍后才汇报情况。
第四天开始身上有劲了,感觉被抽走的力量又重新找到主人了,但是仍然不能过于劳累,活动量一大就很疲惫,不逞能多休息,让身体充分的休养,蓄积能量,来日方长,除了内衣,我有过两周的衣服一起洗的功绩,真不差这一次!
2 释然—珍惜当下的幸福
回想中招前的日子,忆不起在哪个环节导致感染,就算复盘推测出了某个点位防护不到位,未必下次就能避免,比如早晚上下班公共交通无可避免的人多,遵循一米线的社交距离并非易事。
那一阵大家都有心理准备,隐匿性强,潜伏期短,病毒的特性大家都知晓几分。媒体刊发相关文章,有的建议只能让人心生感叹,比如“尽可能使用单独卫生间”,看到这类文章,我心里明白自家条件达不到。
困顿在局促的物质条件里,失落难免涌上心头,在古人的智慧中寻找慰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认清现状,尽力而为,至少不会挨冻受饿,想到这些就坦然了。鞭策自己做能力范围内可以改变的事,接受暂时无能为力的局面,人活到一定阶段,拼的就是心态!
居家的日子,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做数学题、听写生字,看到她们强烈的求知欲,我也开始充实自我,重拾久违的早读。人至中年,没有高考的指挥棒,挖掘自我潜能,拓宽认知边界,丰富自我,寻找精神世界的富足。
3 活着—迎接下一季花开
在网上看到有人没有迈过这个寒冬,样本一旦放大,现实与小样本得出的结论相差很大,所以有些看似严谨的推论会拜倒在现实面前。
今天成都的天蓝了,阳光灿烂,上周因为空气质量原因免费坐公交,是的,太阳终将穿透迷雾散发光芒,公交车上的人也多起来了,汽车驶过一站又一站,人们在各自的目的地散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活得继续,不论此前遭受了怎样的磨难和痛苦,逃过一劫,继续扼住命运的喉咙开始下一站的生活,因为寒潮会退去,鲜花会绽放!
END
追逐内心 自我激励 秀出价值 书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