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想我应该是记错了吧!分明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也没什么两样,无非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不管你想不想成为人上人世间的苦中苦都不会放过你。看似一样的痛苦,不一样的仅仅是选择罢了。躲不了甩不掉放不下的苦中苦还不如正视一下乐观一点笑一笑看看可不可以发现一点好玩的东西。只是一样的苦难为什么非要用后背来迎接苦难而不是前胸呢?一样的痛苦一样的难受一样的伤害,转过身來,起码可以知道为什么,不是吗?为什么怕的连看都不敢看。就像别人打了一拳,为什么非要用后背抗下来连转身的勇气都没有。好歹转过去看一看是谁打的伤在那里为什么打你?不谈是不是打回去,最起码结果是要知道的,不要给别人一次又一次打你的机会啊。
吃苦不是简简单单的忍受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是想笑。那是傻子才做的事,苦都吃了还不知道为什么,麻木不仁如死水一般,任凭你丢烂菜叶子泼脏水,毫无反应的无所谓好无波澜的认命了,却老是抱怨我吃了苦了啊吃了很多为什么还没有到享福,为什么还不让我享福?于是就开始咒骂、堕落,仿佛全世界都对不起你,觉得老天欠了自己,然后心安理得再麻木的吃苦,如此反复。然而吃得苦中苦不是在鼓励你盲目的吃苦。为了吃苦而去吃苦那是受虐症不是人上人。而是在鼓励你让你知道为什么吃苦,挖掘吃苦带来的好处想办法提升。不是吃完苦了就一了百了万事大吉,就开始心安理得的开始着手享福了。苦都吃完了就是不做出改变最起码要知道原因嘛。
圣人教诲,不是他想错了而是我们理解岔了,念歪了经。圣人有错,真理无错。任何事物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但是有些东西经过很多年的大浪淘沙永远的保存下来并不断赋予时代价值,就比如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是我们理解错了罢了,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而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吃苦。不是吃了苦就会成为人上人而是吃了苦才有可能成为人上人。如果人上人就像是山顶终点的话,苦就是台阶,需要我们不断拾阶而上,而不是只走了几步路,就想到我走了啊为什么还没有到目的地,我吃了苦啊为什么还没有成为人上人,果然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吃苦中苦,是不断的往上走,不是稍微吃一点苦就幻想成为人上人。想得到多少就得失去多少,想得到多少就得放弃多少。
只是道理大家都明白没有人肯做而已,或许是做了只是没有熬得住寂寞而已,亦或者是熬得住寂寞,也做了就是心里早已没有了热血澎湃了,早已经麻木了罢了。而登顶的人不仅仅是该开始的热血澎湃气冲斗牛许下天大的誓言。也不仅仅是为了坚持而坚持为了登顶而登顶。他们始于热血,忠于信念,陷于执著,终于反思,成于热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了爷爷的人都是从孙子开始做起的。看似享福的人都是从疾苦中走来。一个人他的西装有多好看,西装下的伤痛就有多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