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生来都自带一种气质,经历很长很长的岁月也很难改变。
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农村,十岁那年,父母将我接到城市去上学。刚到的那一天,第一件事情就是带我去理发。当时头发很长,绝对长发及腰。爸爸喜欢女孩子短发,说精神。我乖乖的坐好,并给理发师说了一声习惯性的“谢谢”。从小到大,虽然父母很少在家,但父母在的那些时光,就已经足以让我将待人礼貌这一习惯保持一生了。家教很严,很懂事,每年都保证将一等奖的奖状呈递给归家的父母,一直以来,我就是大人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我坐在理发师指定的位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着周围的人,第一次感到自己的乡土气息。那天身上特地穿着父母上一次回家带的新衣服——长袖的T恤,橘红色的。然而那一刻,我丝毫不觉得这个衣服有多么特别了,衣角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划开的洞,而穿着这件衣服的我,耳朵下面竟然那么脏,不禁让我想到自己在村子里看到的那些只洗脸不洗脖子的毛孩子,而自己,竟然也是一样的。我一下子脸红了,越发显得高原红更明显。
和我关系很好的一个女孩子A,有一个大她五六岁的表姐,每次都送给A最潮流的衣服,当时大家都是小学,而A已经有一头黑长直的秀发,她从来没有高原红,任何时候都很漂亮,当时我也时常被人夸作漂亮,可总觉得我和A不是一样的。她就是一个很潮的人,我一直这么觉得。
后来,A也去了城市,我们在同一座城市。唯一不同的是,她不上学了。而我还在上学。我俩每年到头的时候见一次。每次过年回来,她都更加的美。上一次见她,一身黑色的羽绒服,一头棕色的卷发,手上提着黑色的包。她依旧那么时尚,城市让她如鱼得水,那里是她的乐园,看得出来,她很满意。而我呢,一年一年又一年,每年回家,总是一副学生装扮,总是让人分不出我的年龄。似乎总是停留在了初高中。也许大家是对的,因为自初中后,我几乎没有变过。忘记了是哪一年,来了一次同学聚会,那一次,来的人很多,所有的人都和A立马进入“海谝模式”,而我,开始了聆听。听他们讲着并不明笑点的笑话。而那个时候,中间已经有人结婚了。
在城市已经待了很多年,可每次照镜子的时候,我总能发现自己一眼一眉间散发的乡土气息,和那个时候在理发店镜子前面的我一样。虽然换了衣装,也没有脏脏的耳朵,可这种感觉不会变。至今,害羞起来,我的脸还是会像高原红一般,没那么红,可就是那个感觉。今年学校放假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想直接回儿时的这个村庄。所以刚一放假,我就收拾好了回家换洗的衣物,带上回家要看的书,义无反顾的一个人回家了。村里人很少,遇见了几个人,大多不认识,或者不认识我,我主动和这些长辈打了招呼,便回家了。
接下来,迎接我的是完全一个人的独立生活。我第一反应就是自家的小菜园。家里什么也没有,我得弄一些菜来为自己做第一顿饭。小菜园里,什么也没有,儿时那些小黄瓜,密密麻麻的韭菜,涨势迅猛的大葱,早已不见了踪迹。遇见了邻居家的奶奶,而后去她家地里弄得到一些菜,和奶奶聊了很多,丝毫不觉得生分。而后,我又说了声“谢谢奶奶”,奶奶笑着说我傻孩子,还是和以前一样懂事。第二天,我去了山里面,一个人也没有,阳光很暖,风很轻,心很静。
天很蓝,山很高,人很小。
雪指引的路 带我一路前行
这些东西,在我爬山的过程中带给我无限乐趣
遇见很多毛茸茸的东西
大自然里,能找到岁月感,让生命感到渺小而又瞬间永恒。
刚开始我在沐浴阳光,当开始爬山时,我得首先追上太阳。
山很奇怪,两座很高的山,当你到了山顶,看另一座山,竟然成了平原,他的上面,还会有高山,而这座高山,山脚的人根本不会发现。
走走停停,发现了很多令自己动容的东西。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怀着敬畏之心,你会学会很多东西,人这一生,无非是寻找心灵本真的过程,在这一次,我发现自己真是一个天生的乡土姑娘。撅着屁股,用着脑,一步一步往上爬。到达了山顶,这一脸的高原红,就足以了解我内心多么充实和欢乐。
天黑了,一个人走在黑暗中,前所未有的淡定从容,月光下的影子映在墙上,我抬头,竟遇见满天繁星......
拍照可以用手机 ,像素不好也没有关系,关键是拍出心情。祝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