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分两种,棚拍和自然光,今天主要说一下自然光
我记得我刚开始摄影的时候在一个工作室里,基本上都是棚拍,灯光参数大概都差不多,相机的参数基本也不用怎么调,最多动动光圈。那个时候一说要外景就感觉很蒙,不会拍了,因为不知道怎么调相机,看光线,而且色温什么的拍出来也有的时候偏的很厉害,其实后来总结了一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曝光和色彩的认识不足。户外刚开始学习的话,建议用最为基础的,也是用的最多的就是顺光,什么是顺光,比如晴天的时候,你看太阳在哪个方向,你面对着太阳,这就是顺光,你背对着就是逆光,我们只需要把太阳想象成一个离我们很远的大灯泡,实在实在不行的话,你同样的相机参数,围着被摄者转一圈看看那个角度相机上呈现出来的脸更亮,那就以这样的相对位置去拍,就是顺光,如果是在房间里的话,朝南的房间一般都有窗户,让被摄者面对着窗户,你背靠这窗然后拍被摄者,这样也是顺光,出来的效果也比较好。
当顺光拍的多了,你就慢慢的能体会到有光和没有光照片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和质感的区别了,对光线有了敏感的察觉,那你再去拍侧光的,或者逆光的就能很快掌握了,侧光拍几次,你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侧光,因为皮肤或者妆面有的瑕疵侧光会让瑕疵展露无遗,你修图的话,就会明显觉得皮肤难修很多,顺光基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顺光出来的画面感干净后期也会省很多功夫,而且顺光并不意味着就低级,其实光线只是为了辅助我们去照亮被摄体,好让相机记录的,我们要拍的照片中的主体才是最主要的,而不是非要用多么花里胡哨的光线,如果你就是为了衬托某种特殊的氛围,就像王家卫的电影一样,几乎没有顺光的拍摄,那也是很不错的,但要清楚一点,不要为了显得专业而去故意搞复杂,用光讲究的是宁少勿多,如果自然光能拍,那尽量不要用人造光,如果一盏灯够了,那尽量不要用两盏灯,复杂并不代表专业,也不代表高级,更不代表好,相反,用最为简单的方法,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才是真的专业,因为说明这个人对于手里的设备和脑海里的内容,有一个非常清晰且准确的把控。
用光跟曝光是密不可分的,我刚才说到的全都是再准确曝光的基础上的用光,准确曝光的定义就是把要拍摄的被摄体,不过黑,也不过亮的拍下来,照片里的呈现的效果,就跟你肉眼看到的现场实物的样子差不多,这就是准确曝光,当然我们的眼睛是有极高的宽容度的,比如你的被摄体背靠着窗户的时候,你站到你的被摄者面前的方向,你是能看到他的脸和后面窗户外面的景物的,但是相机基本上只能让你选是看清人还是看清后面的景色,景曝光正常的话,人肯定就欠曝了,人正常曝光的话,窗户外面的东西在照片里肯定什么都看不到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用传统意义上的准确曝光了,因为主体和背景的光比太大了,这种情况我建议以外面的景色为主题,人物可以拍个侧面的剪影,因为如果你想拍人物正脸的话,那完全可以不让被摄者占到这个位置,完全可以你俩换个位置顺光拍摄,如果你就想要外面的景,也想要人脸清楚不黑,那就只能加一个闪光灯了,给人物补到跟外面的光的强度差不多的时候,你相机里同样的参数,就可以同时把人和景拍成正常的,所以说这种时候我们是不得不用灯,不得不人造光了。调节方法也是按照外景的正确曝光调好参数,这个时候人是黑的,然后加上闪光灯,把人打亮就可以了。为什么不以人的曝光准确去调节参数呢,因为这样调的话,我们就需要把外面的景的光压暗,那就需要我们在整个窗户上贴上减光纸,减到同一套参数人物正常的时候,背景也不过曝,你会发现这样做很麻烦,不如直接加个灯来的方便,还有就是,你屋子里本来就黑,如果加上减光纸的话,进入房间的光也会相应变少,如果只有这一个窗户提供光源的话,这样的方法基本是不可取的,还有就是,光越弱,就越需要我们提高感光度,感光度提高之后,出来的画面质感也会相应变差,所以拍照的时候宁补光,不减光。
总结下来,用光其实很简单,刚开始尽量顺光拍摄,拍的多了,慢慢的就知道怎么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