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晴
昨天,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一个276人的群,因为有一个人发了篇自己写的文,引起轩然大波,群主一气之下,解散了这个群。
这件事,再次印证了张二白很白老师在《谈写作》纸上电台分享时说的一句话:切忌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写——在你还没有成名之前,没必要让所有的人都来看你的碎碎念。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我的一位练太极的同学,建了一个《太极国学无为群》,意在指导家乡的朋友练太极。群里一周有一节线上课,群友们兴趣很浓,每节课都踊跃签到和发言。
群规明文规定:不许发广告和其他链接,否则,踢无赦!
有一位群友,大概是特别爱好写作,或者是觉得自己写得还不错吧。前天晚上,太极大师上完课,大家还在探讨之中,他却向大师(群主)请求,能否发一篇他写的文章?
也许是碍于情面,也许是大师也是爱才之人吧,总之,大师爽快地同意了。
于是,那位群友就发了一篇他自己也说是受到很多批评的文章,他想看看群里有什么评价。
发文后,只有零星群友点赞,后再无其他反响。
这件事到这里也就没事了,可是,昨天晚上,这位群友又往群里扔了一篇题为《白手创办窑厂的父亲记》。洋洋数千字,大赞其父一生耿直、清廉,而文中多处有诋毁、贬低当年和他父亲共同谋事的同伴,就差没有指名道姓了。
因为是老乡群,所以群里有很多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读了就很不爽,认为这位群友把他的父亲写成了神,而把别的乡干部写成了反面人物。
于是,就有人直接用语音骂他,骂得很难听,他也毫不示弱,跟着对骂。隔着屏幕,两人就撕破了脸,群里乱成了一锅粥。
等群主发现时,已是今天早晨了。
这位向来以宣传国学,弘扬正能量为己任的太极大师,着实被激怒了。他一反往日温文尔雅、谦逊宽厚的态度,立即发表了《温馨告示》和义正词严的演讲,对两位群友互怼一事,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深深的遗憾,稍后,即解散了这个群。
看着200多号人转眼之间在我的手机里消失,我的震撼不亚于群里的任何一个人。因为,我平素就是一个爱写点文字,喜欢把自己认为写得还不错的“文章”发到朋友圈的人。特别是刚进简书那阵,每写好一篇就迫不及待地想和朋友们分享,分享文字带给我的喜悦。
当然,这是去年的我,如今的我,别说发朋友圈,就连自家人的群我也不敢再往里面发什么“文章”了。因为我发现,并没有多少人爱看你写的东西,何况,眼下你写的还确实不咋滴,何必让别人皱着眉头读你写的那些文字呢?
写作,是件孤独的事,写作的人是孤独的。“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著名文学家巴金说过的这句话,给无数爱好写作的人敲了一记警钟。而在很多人眼里,爱好写作的人,并不是多么有才的人,而是奇怪的人,是有神经质偏向的人,是不同于常人的人。
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写作的人,自然就不受人待见。假如你的文字又偏激又伤到了其他人,其结局就可想而知。
我写作,是因为我愿把内心深处无声的痛苦用文字表达出来——白先勇
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周国平
作家们关于写作的发声太多,我等文字爱好者当铭记于心,只有在同样爱好文字的人面前,我们才可以敞开心扉,大谈特谈对文字的热爱,对文学的眷恋!
还好,我没有在那个群里发过一个字,所以,在解散之前,有很多群友给予了我“高度”的评价。我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想象着如果是一年前的我,肯定也和那位群友一样,不合时宜地在群里发文,虽然我的文字从来没有诋毁过任何人,但打扰别人总是不应该的。
感恩简书,给我们这些爱写点文字却又无处安放文字的人,提供了一个安全地带。在这里,我们写得轻松自在,基本没什么顾忌。
模仿一句流行语,送给爱好写作的我们:“写文有风险,且写且谨慎!”
祝各位写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