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大餐02

有话好说

这不是“乌龙大餐”是什么?从头到尾都是“鸡同鸭讲”。

为什么?因为“同音异义字”,因为“不完整句”,因为“搭错线”以及因为“文法上的错误”,这也是本章要讨论的主题。

一、小心“牡牛”变“母牛”

有一天我在台北坐计程车,司机先生正在收听宗教节目。

圣乐悠扬,在音乐中有人朗诵赞美诗:

“耶稣啊!我来救你!我来救你!”

“主啊!我来救你!”

那司机突然笑起来,看着后视镜对我说:

“奇怪不奇怪?明明是耶稣,是救世主,应该他救人,为什么这个人反而说他要去救耶稣呢?”

“大概因为他在念稿子吧!”我说,“稿子写得太文,那个“救你”是将就的“就”,“就你”不是去救耶稣,是去“接近”耶稣。”

“接近就好了!何必说得那么莫名其妙?”司机笑道,“要不是你说,我还真以为耶稣被钉十字架,要他去救了。”

因为把文学上的词句,用在日常交谈当中,造成误会,是常有的事。

譬如医生对病人说:“你得的是滤过性病毒,病毒侵入肠胃,你要禁食。”

病人心想,医生大概怕我最近没胃口,吃得少,抵抗力不够,所以要我“进食”,意思是多吃一点。

结果他回家大吃大喝,吃了就泻,泻了又吃,病不但没好,还愈来愈严重。他岂知道医生的意思是“禁食”——别吃东西?

譬如你告诉别人:

“今天有个大消息,王部长视事了。”

谁知道王部长是“逝世”还是“视事”?你何不说得白话一点:“王部长今天上任了!”

譬如,你要人给你送头公牛来。

古文里,公是“牡”,母的是“牝”,你明明可以说“送头公牛来”,偏偏要表现有学问,说“请送头牡牛来”。

你能怪人家送来一头“母牛”吗?

譬如孩子们参加音乐比赛,你去评审,最后讲评:

“今天参加比赛的小朋友,技巧都很纯熟,只是诠释不同,有些人 的诠释实在太差。”

结果小朋友回家报告父母:

“我输了,评判老师说因为咱们家的权势不如人。”

第二天他家长找到学校,骂你把政治带到比赛里,评审不公平。你能怪那孩子传话传错了吗?

孩子不懂什么事“诠释”,你何不简单一点说“对乐曲的解释和感觉不同”呢?

除了比较深的文词,甚至在用“白话”的时候,因为情况不同,我们也得考虑对方会不会听错。

举个例子——

“由于王先生阻挡,没有人敢组党。”

“由于王先生组党,没有人敢阻挡。”

“由于王先生阻挡,没有人敢阻挡。”

三个句子听起来完全一样,谁知道是“组党”还是“阻挡”?

所以在说这种句子时,你最好多解释一下。

二、小心“鸡农”变成“鸡”

刚才谈的是当我们用文言文的时候,最好能把它翻译成白话,免得别人听错。但是你知道吗,许多人在这“翻译”的过程里,反而闹了大笑话。

譬如记者播新闻,播到:

“今天上午十点钟,两百多位鸡农,去美国领事馆抗议,他们带了三百多只鸡去,扔在领事馆的门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十一章 乌龙大餐 “感性”不等于“性感”, “皮包”不等于“包皮”, “刘公子”不等于“子公刘”。 “八点了,小...
    生活拾荒者阅读 2,615评论 0 1
  • 一,小心“牡牛”变“母牛” 有一天我在台北坐计程车,司机光生正在听宗教节目。 圣乐悠扬,在乐中有人朗诵带诗: “耶...
    南蔷_6388阅读 1,300评论 0 1
  • 谁都会迷茫,对自己,对未来。最近看了刘同老师的《谁的青春不迷茫》,我感觉所有的事情都是闲的,真的。 迷茫,是因为没...
    求同阅读 1,579评论 0 0
  • 1.将鲫鱼冲洗干净,沥干后用刀在鱼两侧开刀花,用料酒及少许盐把鱼腌一会儿; 2.将腌制过的鲫鱼放入冷水锅中,加姜和...
    高颜值的家常菜阅读 5,465评论 0 2
  • 倘若你能向我走出一步 我必会向你走完那剩下的九百九十九步 亲爱的 假如我们之间存在着一千步的距离
    晏承林阅读 3,114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