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底层逻辑,作深度解析|如何持续写出10万+的文章



到处都是怀才不遇的灵魂

什么时候写到别人挡不住

你才可以发表,才可以光芒万丈

——题记


01

为何我的文章没有10+

甚至距离10万+遥遥无期,甚至1万1千的阅读量,都是一种奢侈。

如果,如果我的文章只是草草写成,随随便便的应付,我无可抱怨。

那些文章,全是我艰苦备尝的创作,都是我的心头肉,

完全是我独自一人,一把泪满身汗,拉扯养大的孩子。

——完全相信,这不止是我,而是所有网络写作者常存心中的困惑。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中断385天前的那次写作,

我有着深深的焦虑,文章发出之后,我会隔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

便要通过后台浏览、分析那些数据——

紧随他者,以及来自外部世界关注、阅读、点赞的持续减少,

我内心的热情逐渐消退、创作的动力持续衰减,

最后的最后,一切重又复归平静,我再次回到那个多有沉默——

闲居之时安静少言,人群之中落落寡欢的平庸、苟且的状态,

重又跌回温温吞吞、小智小慧、自己最是憎恶的生活环境中,

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一直葆有这样的状态,转眼便是385天。

02

不久之前——

偶然撞见《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中的一段视频,

突然有所开悟。

苏童:到处都是怀才不遇的灵魂,我们都曾遇到过。

余华:苏童做辅导员、普通编辑的时候,也是每天都有怀才不遇的情绪。

苏童:但是我努力啊,我多拼啊。

余华: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境遇。

那个时候感受就是——

他们上面发的小说,大部分都不如我写的,

为什么他们都能发,我就发不了?

我告诉自己,假如我要是在某一个杂志上,比如像《北京文学》,

我的小说一定要写得比《北京文学》的平均水平要高很多很多!

这种情况下,我才能够一步、一步的出来。

你要说是,我只要达到他们的平均水平一样,你依然发表不了。

为什么——

编辑发现你,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他的稿件太多了。

所以,你一定要写得比他们好上很多,然后才能够上《收获》。

接着,便是苏童补叙他所经历的故事——

大学时期经常投稿的他,然后不停地退稿。

某一天,他在宿舍嘀嘀咕咕的在骂的时候。

他的一个,爸爸是人大出版社编辑的同学,突然间撂出一句话,

阿童——

什么时候写到别人挡不住,你就可以发了。

03

这段文字,如同给了我一个闷棍——        
诸多感悟,一起涌来,简述如下:

A

承认自己的才华,接纳自己的怀才不遇。

如此一来,你便不再痛苦、纠结,你便,不再自我怀疑、自我攻击。

B

看见自己的不足——

你之才华,与大多数怀才不遇者的才华,并无根本不同。

换而言之,你之才华——

尚不足以突破“不遇”的壁垒,

尚无足够的力量刺穿重重暗幕,

无法引领你突出困境的包围圈。

C

高标准,严要求,登顶峰——

所谓一定要写得比他们好上很多,方才能够……

这是一个指向自身的极高的标准,

因为已经在顶流杂志发表作品的“他们”,本身具有极高的水平。

而你——

只有以远超他们水平的姿态出现,

只有登上顶峰众山皆在脚下之后,方才能够取代早早成名的他们。

D

你要追问自己——

你要的是一篇偶然蹿红的、受到短暂关注的10万+,还是持续的输出。

换而言之——

你要的是随随便便发表一篇,还是持续的创作巅峰。

你想成为昙花一现式的网红,还是众口交誉、为人反复记起的创作者。

诚如孟子所言——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你想要的是小觑鲁国的眼光,还是睥睨天下的王者风范。

E

在人人皆可言说的自媒体时代,

想要被别人看见、发现和关注,

你需要光芒万丈,你需要拥有——

在夜晚依旧能够绽放光亮的、如同太阳一般巨大的光源。

你需要成为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难以跨越的少数存在。

有你才可

非你不可

这是粉丝

持续关注,长期点赞、阅读的基础,这是连续输出10万+文章的前提。

非你不可

有你才可

除去阅读、写作,

开门经商,遇见爱情,

经营婚姻,创造美好,

成功的秘法,生活的快乐——

诸多奥妙,全都深藏其中。

03

跟“挡不住”相匹配的,就是“不着急”。

这是上段视频结尾之时,《收获》的主编程永新悠悠递过来的神补刀。

虽然,你的内心已然十万火急,欲火焚身——

但是,你的笔,你笔下的文字一定要干净、淡定,平静、优雅。

而且,愈是重要之事,愈是紧要关头——

在你,愈要冷静从容,粗中有细,张弛有度,徐徐图之。

切忌,毕其攻于一役,而是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

两件小事——

其一,吸取上次日更突然中断的经验教训,

这回,除去写作,不少于一个小时的锻炼——跑步或乒乓,

不少于数万字的阅读,随手发出的朋友圈、铅笔写的日记,

雷打不动,绝少中断。突遇紧急情况,到第二天一定补齐。

昨天,推送文章的时间——

是连续五十天的日更中倒数第三的一次,

也是近期每日上午完成的推送里唯一的、晚上十点才完成的一次写作。

后台读者匆匆删除的留言里,便有询问——

原因在于,在一稿即告完成的十一点钟,

母亲来电,身体不适——

遽然放下,手头的一切,匆匆忙忙之中驱车回家。

虽然,一路之上,反复告诫自己,冷静、再冷静。

开车,行至关帝庙北面杨楼村时,正在超车之际,

被超车辆,为躲避路边电瓶三轮,突然向左行驶,

虽未刮碰,当时惊出一身冷汗,事后仍心有余悸。

04

何谓不着急——

在这个方面,麦家讲述创作《解密》的心路历程,给我诸多启迪:

我写它的时候我才20多岁,

但这个书时候出版的时候,我已经快40岁了。

《解密》是1991年开始写,军艺即将毕业之时,

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个作品会让我备受折磨——

它经历了17次退稿,有好多次地想放弃它,

以至于我的全部的青春,都要被它浪费掉,

我从19991年写,2002年才出版,长达11年时间。

同时,我提供另外一个数据——

这本书直到2014年才在世界上大放异彩,出现了30个语种的解密,

从中文出版的11年,到走向世界的12年,这个好像是有一种暗示——

就是,一个中国作家走出来之难,

虽然我们走出世界的路非常的难,

但是我们都迎难而上,我们没退缩,

因为我们的坚持,因为我们的守望,

我们最后还是拨得云开,

还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作家向世界讲述的我们的故事。

05

对于麦家的故事,

我不愿再作赘述,只写一个比喻——

一个厨师,

面对自己辛辛苦苦、精心用意烹饪的“美味佳肴”,

食客们随随便便尝上几口,便丢下满桌残羹冷炙,匆匆离席。

此时厨师有以下选择——

愤而离职;

若是老板,继而关店;

或是转投于其它行业;

还是折返厨房,苦练厨技,一年、两年、十年之后,

重又归来,攀登厨界巅峰,创造厨神奇迹,然后成就一代传奇。

前者——

归因食客,归因于外在因素,是自己打败自己。

后者——

反求诸己,归因于内在修为,是自己战胜自己。

前者——

可能东山再起,亦有可能,终生落魄,

后者——

定会食客盈门,一桌难求,再造神话。

06

为何别人的文章

一出手便是十万+——

持续的阅读

长期的深耕

挡不住的才华

不着急的心态

让这一切把自己不断引向更高的高处,

从而让读者追随你的成长而不断成长。

以此培育——

他们的阅读黏性,

习惯的文字风格,

深刻的思维方式。

从而让你和你的文章——

成为他们止渴的鸩酒,

又是治愈生活的解药。

这,便是——

持续输出10万+的文章的,

唯一秘笈和最底层的逻辑。


兰芷人间情耽云汉

但愛寂寞與深情,任她入夢或隨風

72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注解:

①出于视频口语的原因,对余华、苏童、麦家的文字做了少量删订修改。

②作为一个从未写出10万+作品的作者,本文纯属纸上谈兵,仅供参考。

③如若本文侥幸10万+,也是纯属意外,仅为孤例,完全不能成为范本。

再作注解:

如若追溯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以及我的阅读与写作,最早——

便来自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

来自干国祥、魏智渊、郭初阳等亦师亦友的朋友的引领。

今天把我,网络小店的处女推荐献给干国祥,献给老干备课。

干干出手,必是精品。

明日请早

写于正午的沅醴居

推荐阅读:

——今日选取的几篇全是和新教育、干国祥有关的故事。

错过与发现

失败中的胜利

明净之眼与教师成长

生命潜藏无限的可能,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625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6,091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5,278评论 0 2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3,627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3,5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