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

       太过幸运,从小到大遇见的历史老师都是温柔且有趣的。

       高中的历史老师是个温柔到骨子里的人。

       温柔地讲那些历史。温柔地说那些一字一句。

       那些字里行间跳动出来的历史也是温柔的。

       太过喜欢,曾在备忘录里记下:

       我喜欢历史,历史是温柔的,历史老师也是温柔的,我也喜欢历史老师。


       好像与生俱来就对历史有着无法克制的喜欢。

       高中的时候背历史时不会觉得枯燥烦恼。自己的记性也不是很好,但总能记住一些细枝末节。每次考前,喜欢把课本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翻完的时候,总感觉那些历史就这么过去了。

       我们用的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这样来分类的,我最爱有关政治的必修一,长长的历史就变成了短短的几页,但你会忍不住想象原先是什么样的。

       时代的洪流其中裹挟的东西太复杂了,再多的东西没有亲身经历过,总是说不清的,就算看现在留下来的古物和古书,谁又能说得清他们就一定是真实的呢?

       可是,我只要一想到它们曾真实地存在过,无论是刀光剑影,还是勾心斗角,它们都曾经存在过。我就抑制不住地想说,历史实在是太温柔了。

       因为存在过。


       这份对历史的喜欢会延伸到很多方面。

       高中最认真对待的科目是历史。最看重成绩的一门功课也是历史。

       我喜欢它,想学好它,好像并不是两相矛盾的事。

       这个习惯似乎没有被改变,也被延续到了大学。


       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是我每一节课都认认真真听了课且做了笔记的。

       虽然内容其实和高中学的并无太大的出入,历史的发展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和高中还是有所不同吧,和高中做的题也不同。

       高中好像更多是看你记了多少,答题的方面有多好。

       但是大学的题目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在老师的课件里那些问题好像你都可以说出些什么,看你对历史的感悟了。

       在备考的期间,我有认真地看那些题,我有在认真思考,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这个历史就是这么发展了。


       考试的前一天是英语。

       自己没有发挥好,有些地方还是错了。

       中午在自习室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

       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

       因为第二天要考近现代史纲要,那是我准备最充分的也是最喜欢的。一想到这句话,就特别的有动力。

       第二天的试卷却让我很失望。

       有什么有深度的思考题呢?

       其中一题还是论述大学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影响与作用。

       就像你的脑子已经开始准备运转了,但是它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不需要你思考。

       考完试,走在校园的小道上,开机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圈里全是:

       幸好没看书。

       这题压根不要复习。

       还好昨天晚上没有看书。

       ......


       我好失落。

       遇见这样的试卷失落。

       看到这样的朋友圈好失落


       其实很坦白的承认,我有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没有地方给我回应这份努力的失落,我是有一份利己主义的,我想在这门功课上得到好成绩。

       但是我也无法不承认,我对历史的喜欢在这一刻有了失落感。

       考完试的小道都是人,我把手机放回口袋,低头走路。

       我同样心酸地在想,这一刻,历史的本身是不是也有了失落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