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英幽灵子图丨源自网络
你能接受亲戚朋友经常来家里串门吗?
最近一位女网友在网上发文:《老公家亲戚来武汉,我不让住我们小家,过分吗?》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楼主名叫“依恋雨中的你”,原帖的意思就是老公家的亲戚,凡是要在武汉歇一脚过个夜的,都会要求去她家小住。平常还有要来武汉旅游观光的亲戚,也基本是他们包吃包住,为此她和老公产生了很多矛盾。
此帖一出,许多网友留言都表示:家是最私密的地方,除了给父母住,其他人都不给住!!因为真的很!不!方!便!相当于你又要跟另外一群人去磨合生活习惯,并且要全程非常热情与客套,付出精力与金钱,非常疲惫。
这让我想起自家的一些情况。我和老公都是农村出身,后来在重庆安了家之后,也碰到了类似情况,曾经来人最多的时候,家里卧室的飘窗、客厅的地板、沙发、阳台都睡了人,也是令我非常不爽,有些反感。
但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连结的社会,特别是我老公家,亲情观念特别浓厚,所以几乎没什么家庭界限感。在他爸妈的理念里,儿子、女儿的家和他们的家,这三家都是一家,不分你我,没有什么隐私和界限。
有一年五一节,我和老公约定了回我的老家,他那边有个亲戚却说五一节要上重庆来玩,并会带上自己的亲戚,一共是6个人。我让老公说明了我们不在重庆的情况后,那个亲戚爽朗地说:“没事儿,你们把家里的钥匙放在某个地方,我们上重庆后自己去拿就可以了。”
我听了这个提议无比震惊,但在我老公的观念里,却觉得很正常。
在我不同意这个亲戚的提议后,老公显得非常无助。在放假前一周,我们都处在冷战期,他觉得自己没脸开口拒绝那个亲戚的要求。我一再思考,也试图妥协,但一想到自己不在家,却要把房子借给亲戚住几晚,就浑身不是滋味。
我想,那是我们的家,不是随便可以借给别人的东西,不是酒店、客栈,那里面有极其隐私的物件,也是我们极度私密的空间,我无法接受我们不在时他人的侵扰。我告诉老公:我绝对无法接受这个亲戚的提议。
没想到,老公说,我们把自己的卧室锁起来就可以了。我想,他终究没明白我的意思,所以我最后说,你不同意我的观念没关系,但如果这个事情的做法你不能跟我达成一致,那只能离婚,因为有第一次,绝对还有第二次,但我无法接受。这是我们观念上无法调和的矛盾,为了彼此不伤害、不讲究,那只能离了。
老公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其实能理解我的想法,但他还是无法开口拒绝亲戚,便让我自己去跟亲戚说。我觉得这都危及到我们的婚姻了,我没什么不好开口的,就直接跟那个亲戚在短信里说明了想法,大意就是我们这代人已经跟上代人不同,开始对私密空间有了要求,希望家庭能有界限意识,不希望过度亲密到不分你我,有界限意识才能让大家庭更和谐。
这个亲戚不比我大几岁,没想到也非常通情达理,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说:“我们来玩是小事,不要影响了你们的感情,下次我们来会订酒店。”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但当然这事儿让公婆和老公都很受伤。他们几十年坚守的家庭亲情模式被我这个“外来人”给打破了,面子上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也觉得我过于冷漠、不懂人情世故。
但后来在经过几年的磨合之后,我们终究开始相互理解,并没有因此影响到我们一家的感情。公婆和老公在受我的影响,我也在受他们的影响。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反感家里有亲戚来往了,只要不是太过频繁。
因为有了孩子,我突然发现,在中国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家庭界限是很难坚守、很容易被打破的。孩子需要父母来帮忙带,毫无疑问就打破了婚姻的关系,开始有了家庭的概念,七大姑八大姨的,就慢慢地开始介入了。
说到底,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联结关系、却缺乏界限感的社会。这一点,从中国人复杂的家庭矛盾就可以看出:两个人结婚组成家庭后,矛盾本应来源于夫妻本身,但婆婆、丈母娘、小姑子、小叔子等内亲,却常常乱入成为夫妻矛盾最大的根源。
在中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没有“独立人”的概念,永远不分彼此,没有你、我、他的区分,角色不清、界限模糊、彼此间缺乏尊重、责任义务纠缠不清,一方面渴望自由和独立,另一方面又无限制地把控制和依赖强加给别人——最终造成家中成员难以成为“独立的个体”。
当一个没有分化好的男人,与一个没有分化好的女人结婚,这个家庭就有可能是一种很黏糊的关系,双方父母、亲戚都会有意无意地被邀请侵入这个家庭,夫妻感情因而被侵扰、稀释,矛盾不断。
就像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中国家庭的浆糊逻辑》里说,中国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他说,中国家庭有9条浆糊逻辑:其中第一条是: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第二条是:所有的关系都是我的事;第四条是:你们 = 你;我们 = 我。
只有分清界限,不越俎代庖、不相互侵扰、不相互吞噬,心理上相互独立,才能在情感上相互慰藉,拥有健康的家庭关系。
作者简介:英幽灵子,一个佛系媒体人,用文字与你分享周遭。微博及博客:英幽灵子。个人公号:英幽灵子(ID:yingyouling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