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感悟

红色文化之于我们个人意义重大。其所孕育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不断地指引着我们的前行,塑造着我们坚韧顽强的优秀品格。进行红色文化方面的社会实践,是再感受革命时的波澜壮阔,是重敬仰纪念碑的英灵烈士。进行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也是提醒我们注意红色文化的传承,要对红色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让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虽是缅怀于过去却是开创于未来。

图为与队队员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


2021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喜迎建党100周年庆,再开建设新征程。100年前的今天,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启了中国革命历史之新纪元,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在校团委的支持下,2021年7月初,队长带领我们实地调研了有关的红色文化基地。有高等院校的红色文化宣传专栏、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孙家圩子、蚌埠市烈士纪念馆等地。调研过程持续了多天,这足以保证我们能够充分地了解每一个红色文化基地。尽管我们看到的很皮毛,但是我相信我们还是有了一定的的了解,而不是走马观花似的不求甚解。

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感慨于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牺牲,对他们寄予无限之追思。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地方红色文化宣传的薄弱,不足以让红色文化更好地、更持续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更为贴近。

基于这份薄弱,我所想的是。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红色文化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各红色文化基地距离人民群众生活地方过远,导致来者寥寥,还有可能是由于自身定位模糊加之交通不便、人员限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现一些红色文化基地发展受制约的现状。

这里面有很多可以佐证的例子。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孙家圩子为例。孙家圩子位于蚌埠市蚌官路附近,临近郊区。平时公共交通仅71路红色旅游专线公交,这样的交通也成为了其发展制约因素之一。这是由于历史与现实发展共同影响造成的。在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总前委的位置选取必然会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选择在便于隐蔽与作战指挥的孙家圩子也就不意外了。而现实的城市发展也绝不会仅因红色文化基地所在就以其为中心发展社会经济。再者便是自身定位的问题。孙家圩子作为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其所在地仅是复原与仿制当时的主要建筑。在宣传红色文化,做好地方红色文化名片则稍显不足。

图为与队队员参观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


一般来说,以孙家圩子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红色文化基地是当地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党建常见地点,而很少有除当地以外的人员会参观了解此红色文化基地。基于此,今后这类红色文化基地发展的方向之一可以选择提升知名度,打造地方特色红色文旅名片。

红色文化基地的发展是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影响的。基于历史背景条件,红色文化基地地点不同;基于历史意义不同,红色文化基地的地位影响也各有不同。而现实的经济发展必不可能仅凭红色文化基地便围绕其发展,他会有很多基于现实的考量。

图为与队队员合影


而如何让红色文化更好地发展?

首先政策上的支持是需要的,其次交通网络的完善,然后是要对自身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要加强完善管理,要吸引人流涌入,要打造文化名片。需要做的很多,路也很漫长。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感想与看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