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怎样做更有效?

咪蒙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除了发钱,如何让员工很燃燃燃燃地工作?》,有些观点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简单摘录如下:

要想让员工在乎自己的工作,首先把钱给到位。
其次,管理要有仪式感。

如何做到仪式感?

一、一定要有入职培训手册。
员工管理,最重要的是入职前三个月的管理。
员工可以怼老板,因为她的公司文化是只尊重专业,不尊重权威。

二、转正答辩一定要非常严肃。
老板,副总裁,总监,主管,全部到场。PPT答辩15分钟,提问解答15分钟。
转正答辩要解决的问题是:你有没用找到在团队中的不可替代性?

三、项目的开始和结束,要有仪式。
最好的管理,在公司的每一次变迁、项目的每一次开始和结束,都让员工参与进来,制造员工和公司共同的回忆。
仪式感的核心,是改变。
一旦一个项目,甚至公司本身,发生了大的改变,都需要用仪式来纪念。
大家会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使命和公司的使命,是息息相关的。

四、员工入职周年和离职,要有仪式。
仪式感是闹钟,随时提醒员工,注意自己的变化;同时也是告诉员工,公司非常在意他的变化和成长。
离职员工的管理,才最代表一个公司的人性化程度。
真正的仪式,是洞察员工的需求,体察员工的感受,而不是按照老板的喜好,强行要求员工配合。
仪式的本质,是表达对员工的尊重,员工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的工作,尊重他的公司。
好的管理,应该是有温度的。
好的企业,不应该是零度,而应该是让人舒服的,36.5度。


以下是我个人对这篇文章中观点的感触。

【 给钱到位和个人成长应找到平衡点】

员工和老板都需要换位思考。作为老板,经营公司就要逐利。照顾好员工,员工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带来更多收益。

作为员工,尤其是新进员工,除了收入,更应该关注在公司的平台上所能收获的成长和进步。不是要等主管领导指挥你做什么,催着你完成工作,而是要主动找工作去做,完成分内事,还要看有没有能力去做更多事。你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会给未来的发展留下痕迹。

【入职培训一定要认真对待】

新员工试用期,对公司从懵到懂,公司是什么样,员工就变成什么样。
公司重视专业,员工就重视专业;公司被权威左右,员工就只看到权威。
前三个月试用期,决定了员工日后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模式,从而决定了员工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和个人的发展高度。
像周老师说的,“你重视,他就认真。你随随便便,他就马马虎虎。”

【转正有答辩,晋升有答辩,答辩要严肃】

员工经过15分钟的PPT展示,表达出自己在团队里的不可替代性。
各级别领导用15分钟向员工提问并要求答案。

这是非常强烈的仪式感,当员工答辩通过顺利入职,她会始终记得答辩时或激烈或有趣或凄惨的情景,对她日后的工作表现会产生深远影响,她会不自觉的时刻把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深深植入在心里,并始终为之而努力。

同时,这样特别的展示,也增加了公司的文化特性,突出了公司的特别之处,对新时代的九零后和零零后有很大吸引力。

【每个项目开始和结束都要有仪式】

仪式感让员工更在乎自己的工作,觉得自己与公司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
仪式感带来强烈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创造了金钱所无法带来的心理感受。九零后员工已经开始独当一面,想要留住更多有才华的九零后,就要适应他们的特点,敢想敢做敢表达,要自由也要荣耀。

【员工入职周年和离职都要有仪式】

在员工特殊的日子,公司表达关注、关怀,更能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被肯定,有荣耀。每个人天生都有被关注的需求,有的人明显,有的人隐秘。好的管理,除了制度上合理,人性上也要合情。

人与人的链接,可能很短暂,也可能会很长久。对离职员工的维护和管理,既代表一个公司的情怀,也代表一个公司的眼光。

好的管理者,肩负重任。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需要先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不是先成为管理者,才开始学习如何管理;而是先学会如何管理,才能成为管理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频繁的使用Lable的一系列属性,随手整理一下相关属性的详细使用方法
    罗小耳阅读 4,055评论 0 0
  • 悠悠岁月过去,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 叠被子的时候突然想到这样的事。 虽说唯一不变的就是...
    jay4497阅读 2,372评论 0 1
  • 今天跟朋友闲聊时告诉他近况,他顺口回答情理之中的事情,想想周围的人不是没有提醒过自己拉,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有开口,...
    崴崴阅读 3,233评论 0 0
  • 你走了真好 不然总担心你要走,分别之后, 我瞒着所有人,继续爱了你很久很久。 可惜我只是你的故人,不...
    虚线阅读 1,0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