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却遭遇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同样是开车堵在路上,马上就要迟到了,你会怎么做?
第一种可能性,你可能会想:“完了,我快要迟到了!前面的人是怎么回事?怎么半天都走不动?不行,我得想办法赶紧赶到公司。”你一边担心迟到,一边使劲地鸣喇叭,一边见缝插针的来回变道向前挤,急得满身大汗,心情越发焦燥,一个不留神,突然撞上了身边的4个8保时捷。
第二种可能性,你可能会想:“看前面黑压压的车队,我估计要迟到了,赶紧跟公司说一声,省得大家找不到我耽误事。”你一边淡定的向公司同事打电话说明情况,一边稳稳的抓着方向盘,有序的跟着前车慢慢挪行。此时的你心情平静放松,堵车的路上还想到了一个公司难题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例子中,你有没有发现,不同的思维、情绪、行为和身体反应,会直接影响事情的结果。
同样是堵车,第一种情况下,你认为迟到了就完了,烦躁前面的人半天不动,于是使劲鸣喇叭,见缝插针的挤,结果撞上了4个8的保时捷,比起迟到一会儿,还真是摊上了事儿。
如果你每次都可以及时调整烦躁的情绪,就不会有之后一系列的失当行为和遇上的麻烦事。
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都能遇事淡定冷静,就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各种反应,进而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帮我们增长更多的智慧经验。
那么,要怎样识别自己的思维、情绪、行为和身体反应呢?
《理智胜过情感》一书会帮助你识别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这本书曾获得行为与认知治疗协会颁发的首届优秀自助图书奖,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Dennis Greenberger博士和Christine.A.Padesky博士共同完成,出版至今已有22种语言的翻译版本,适用于不同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的人群使用。
方法很简单,请先拿出一张纸,一支笔。
做一张5因素《认识我的问题》记录表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W0CVcYQVFuYh6UL8.jpg
1.环境/生活变化/情境:即最近发生的事/过去让自己压力最大的事/经历过的或持续存在影响的事
例子里的环境是上班堵车在路上。
2.生理表现:即身体的症状,比如出汗、疲惫、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等等。
第一种情况下,你的生理表现是一头大汗。
而第二种情况下,你则没有特殊的生理表现。
3.情绪:即感受到的所有感觉。
第一种情况下,你的情绪是担心、焦躁。
而第二种情况下,你的情绪是淡定、平静、放松。
4.行为:即情绪导致的举动表现。
第一种情况下,你的行为是使劲拧喇叭、见缝插针的挤。
而第二种情况下,你的行为是赶紧打电话到公司、稳稳抓住方向盘有序挪行。
5.思维:既处于事件情境中的想法或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第一种情况下,你的思维是“完了,我快要迟到了,我得想办法赶紧赶到公司”。
而第二种情况下,你的思维是“我估计要迟到了,赶紧打电话跟公司说一声,省得找不到我耽误事”。
你看,用一张简单的记录表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同样环境事件下的不同表现。
接下来,
五因素的记录可以帮助你及时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记录的过程可以帮助你了解5因素的关联,你会通过某一个微小因素的积极调整,避免在情绪的泥沼里深陷。
坚持这样的记录,更能帮助你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思维、行为、生理变化。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的认知改变了,你的情绪状态越来越好。
5因素的《认识我的问题》记录,你学会了吗?
《理智胜过情感》既是心理学从业人的学习资料,也是心理问题困扰者的自助工具。其中介绍的方法,对心理问题、各类抑郁症、焦虑症、人际关系障碍、饮食障碍、酒精滥用和精神病等问题都有显著疗效。
如果你希望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希望成为情绪的主人。那就把《理智胜过情感》收进你的书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