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论或者学科的诞生也许是偶然的,但是其延续和发展却是在历史中选择的。任何能够长时间存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不仅可以解决问题,也在同时以相同的强度维持着问题,以达到平衡的状态。换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因为任何理论的首要前提是构建问题,换句话说在这个理论出现之前,世界上是根本没有这个问题的。举个例子,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你会认为宇宙空间站怎么对接是一个问题么?所以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有选择地关注出来的,甚至是有目的地研究出来的。人期望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来让世界上的问题越来越少,但现在来看完全是南辕北辙,我们通过科学更多地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在尝试解释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构建出一套理论体系,最终走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实用主义道路。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严重的信息爆炸,但是普通人接触的信息中,垃圾信息、无效信息占据绝对多数。然而对“精英”群体来说,他们在比普通人更早地时候就受到了这种信息爆炸的影响,而且他们接受到的信息,“有效性”要远高于普通人。然而高密度的“有效”信息,远比那些一眼就能发现无用的垃圾信息更加可怕。在现代西方科学观的影响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在进行不断细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微观的问题被不断提出,越来越多的理论被构建和发表,各个看起来都有实证支持,也都有实用价值,看似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实际上却是锁定了更多问题。就好像夏天被屋里的蚊子咬了,本来如果不管,那么夏天过去,蚊子就会消失,在一年的周期里有3个季节是不受影响的。但是如果发现被咬了之后就把蚊子打死在墙上,那么一个夏天过去,可能并没有被少咬几口,但是带着血迹的死蚊子,一年四季都会在家里的墙面上了。当然最好的是采取更加统筹的手段,既可以有效地驱赶蚊子,又可以避免把蚊子拍死在墙上,但是在实用主义至上的风潮下,那种“先打死再说”的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明显是占据主流的。很多人不停地给自己“充电”,结果就是被大量的这种信息占据了思想,结果是连自己本来的价值观和很多的朴素有效的方法论都丢掉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放在孔子的年代是没问题的,因为当时能“学”到的东西本身就很有限,也有一定的质量基础,而现在,对于年轻的孩子来说,当然还是要以学为主,学而后思,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则应该思而后学,因为现在只学不思就不是“罔”这么简单了。我认为宁可少学,不可滥学,更不可用“无脑地学习”来缓解焦虑,不然只会越学问题越多,最终有涯而随无涯。
学习心理学亦是如此,而且由于心理学的特殊研究对象,学习的时候更应该带有一种自觉,那就是心理学是建立在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学科。如果说西方意识形态或者说思维逻辑对其他自然科学的影响主要在研究范式和学科构成上,那么它对于心理学的影响就是实打实地体现在研究内容上,而且是巨大的影响。我在以前也是没有这种自觉的,因为现代心理学一直强调自己是一门边缘学科,且研究方法大量采用实证研究,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其要就结果可以适用于所有人。但是这样其实是忽略了心理学的几乎所有流派的主要研究是在西方的政治思想、社会制度下通过研究西方人来得出的结论,有很多并不适用于中国人。
心理学一直在中国发展比较慢,以前普遍认为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心理学的需求还没有显现。当然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其证明就是现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可越来越高,有些地区可能已经达到了重视的程度。但是究其根本,还是社会文化的原因。表面上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均收入的上升,心理学开始逐渐被人重视,但是这里背后还有一层,那就是目前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也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的“西化”,这才是心理学越来越被认可的本质原因。总结一下就是“西式”的生产模式带来了“西式”的观念,“西式”的观念带来了“西式”的社会文化,“西式”的社会文化带来了“西式”的心理问题,从而让专门解决“西式”心理问题的心理学有了施展的空间。
比如说“核心家庭”这个概念,近年来在国内非常火,基本上只要是个和心理学沾点边或者说是打着“心理学”旗号的培训班都必定提及这方面内容。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封建制度延续两千多年的文明,在中国的文化里,严格意义上的核心家庭可以说是几乎不存在的,更多的是主干式家庭。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破除了很多封建旧习,核心家庭的组成形式开始出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加之计划生育的影响,父母加一孩这样的家庭才逐渐多了起来,比如我本人,就是生活在比较标准的核心家庭环境里。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家庭形式又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大量家庭的养育过程都有老人的参与,甚至带孩子的工作主要由老人负责,父母反而因为工作繁忙或者怕麻烦等原因和孩子接触较少。所以在中国,严格意义的核心家庭只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范围内存在。而且研究核心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更多的是解释和预测,无法进行控制和干预。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受到核心家庭的影响导致了种种问题,但是却无法改变,我认为还不如别让他知道。
对于人的心理建设来说,流行的东西是没用的。国际上心理健康的标准可能一直在变化,但是其本质就是处理好人与自己、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所以心理就是关系。上面说的是家庭关系,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中西差距就更加巨大了。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和西方文明可以说完全不同:中国“大”,西方国家“小”(诸如罗马帝国曾经却是很大,实际上也确实演化出很多与中国相似的制度和观念,可惜其文明未能延续至今);中国文明“定”,西方文明“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国“公”,西方“私”;中国“统一”,西方“邦联”。这种种区别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演进和放大,范仲淹曾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对中华文明中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最好的总结。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真正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关于人和国家关系的巨大革命,也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国体反映到每个人身上,形成了爱国与爱自己的统一。如果强行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对照,那么“爱国”对于中国人来说贯穿了从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一直到自我实现需求,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生存需求的保障。这显然和西方有巨大的不同,比如一个美国人,持枪对于他来说可能是安全需求,而在中国,这根本不可想象。中国人可以从“爱国”当中获得的能量是极大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的爱国观念越来越强烈,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其实并不在乎自己的言论和作为是不是真的有利于祖国和社会,只是希望从中感受那种自信和被群体认可的力量感。
当然,无论是东西方,人类的心理和精神有着大量的共通点,传统的西方心理学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仍然有很高的价值。我们所希望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心理学真正为人类的心理健康做出贡献,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引进了一些本来没有的问题。我想一个心理咨询师不要害怕带入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多心理咨询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居委会大妈一趟就解决了,日常经验确实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带入主观判断不是做价值判断,更不是替求助者做判断,而是以此为依据来设置会谈的走向。心理咨询师是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在工作,真正的先做人,再做事。要有人文情怀,对于中国和西方的差异要有清晰的意识,再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去尽量做到熟和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