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也是一种实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说,人生就像打牌。

一些人天生拿着一手好牌,一些人没有那么幸运,要很认真地出牌,才不至于输得那么惨。

有时候输赢不全靠牌技,但不屑于静下心来专研"牌技"的人,一定笑不到最后。

在上完读写的最一堂课时,老师毫不忌讳地告诉我们,他一般把学生看成一个坐标轴,分为四个象限。

一象限是,成绩好又踏实的;二象限是,成绩好但不踏实的;三象限是,不踏实,成绩也不好的;四象限是,成绩不好,但踏实的。

说完后,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我一般最喜欢哪种学生和最不喜欢哪种学生吗?

全班齐刷刷开口回答着:一三。

听完我们的答案,老师笑了笑,然后公布他心中的标准。

"最喜欢的我就不说了,和你们想的一样。但我最不喜欢的是第二种人,成绩好但不踏实;而我最愿意关注的是,成绩不好但踏实的。"

紧接着他说,到了你们这个年纪,踏实其实是一种能力,因为这个时代,年轻人太容易浮躁了。所以,如果你拥有了"踏实"这个高贵的品质,你就等于比别人强了很多。

一段话醍醐灌顶。

处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容易患得患失,其实蛮正常的,毕竟我们正值一个野心勃勃的年龄段。我们焦虑,意味着我们还是有一颗不甘于庸俗的心,那种向上的张力,一直都在击打着我们的懒散。

只是,我们总是想得比做得要多得多,我们恨不得一下子飞上天摘到天上的星星,我们巴不得下个路口就是捷径。

我们迷茫、焦虑,却不知道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天地,才是最值得裱上框纪念的,那种有迹可循的踏实感,配得上所有烙印着荣誉的勋章。

我们急于证明,急于成功,急于向世界彰显着我们年轻的实力,可恰恰收获的却是那份着急带给我们的失望。这种野心和实力的不匹配,这种失望和不甘地混合,很轻易地让我们变得摇摇坠坠,直至最后心底溃不成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寝室的几个人出去办事情,突然其中一个室友开口说道:"如果我们都才华满满该多好啊,这样就可以一起创业了。"然后独自坐在那幻想着。

我们另外两个人听后,相视一笑。

然后刚刚说话的那个室友,又转过头对我说:"你怎么还不红啊,你看他们有的写文章都火了起来。你要是火了,我的工作就有着落了。"

我知道她是一句玩笑话。可是还是嘴硬地回了她一句"你以为火这么容易的呀,不用费一针一线的呀。"

其实对于我来说,"红"是一个挺陌生的字眼,没有想过,更多的是不敢想。每次写文章,觉得有人真心喜欢,仔细阅读就已经足够了。我喜欢的是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不为追逐热点,没有那么多的硝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时而矫情温润,时而顿挫有力。一直兢兢业业,笔耕不辍着。

没有写过爆文,却一直坚信着它们都是爆款,至少是经过我打磨成形的精品。

偶尔也会心浮,偶尔也有落差,不过这种躁动很快也会在自己写文的过程中遣散,目标也随之愈发清晰。

我依然烂俗地信奉着叔本华的观点,偶尔配备一份一定额的焦虑,或者担心,或者迷茫,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正如一艘航船,也是需要一定量的压舱物,才能走出稳固而又深刻的航线一样。

躁了,就翻开床头的书,看上几页;累了,就插上耳机,单曲循环;想哭了,就去操场跑几圈,将泪水幻化成汗水。

在这条航线中,只要你足够坚定,孜孜不倦,也是有机会靠岸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来不需要什么缘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好。

最有用的"成功秘诀",永远都在自己手里握着或脚下踩着的。

它的名字叫,踏实。

小时候,总觉得"踏实"是一个不怎么光鲜的字眼,是因为身上实在没有什么特质了,人们才找这么一个词安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标签。只要一听到"踏实"两个字,本能地反应就是脑袋不怎么灵光,有些闷头闷脑,只知道蛮干的那种人。

越长大越觉得,那些踏实的人的身上会自带着某种迷人的气质,有时候虽有些慢有些沉默却怎么都不会乱,虽不够光彩夺目却也足够吸人眼球。

《告白于告别》里有一句:"比起那些用大嗓门企图压制世界的人,让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听你小声说话的人更可畏。"

我想踏实的人的身上就有着这种魔力,他们不喧嚣,不显耀,永远朝着设定已好的航线行驶,看似单调沉闷,实则处处充满着惊喜。

这条航线上,他们既是起航的舵手,也做统筹的船长,凭借着一如既往的执着,让自己那颗漂泊游荡的心,有了归宿。

怀揣着小理想和小心愿,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沉稳,是普通人最迷人的地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网上有一段很经典的段子:

"有种错觉叫做,我在头脑中激情澎湃了一会儿就权当我努力过了;还有种常态叫做,我临睡前想做件大事改变世界激动得睡不着,第二天早上连早起都做不到。"

我想这段话一定啪啪打了很多人的脸,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们过分地沉醉在自我思想勾勒出的城堡里,却怎么都跳不出,总是推开窗感叹着"啊,城墙外的人多努力啊,我也要跟上他们的步子才行",然后关上窗,摊在温床里,又沉沉地睡去了。

日复一日,我们成了那座思想城堡中的占有者,但城堡却日渐陈旧、腐蚀,直到最后消亡。

我们如此渴望着成功,我们又一如既往地庸碌。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回答记者关于“成功的秘诀”时说:

“我没什么才气,但运气还算不错,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20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

二月河说他没才气,显然是谦虚;说运气好,也不过是理所当然;说是力气活,倒是恰如其分。

没有哪一种成功是不背负着踏实努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愿意把更多的心力留给自己,而不只是说说而已。

写作这段时间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懂得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实质。

让我敢想敢梦,更让我敢做。

很享受这个过程,即使在这条路上永远都只会是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不过年老时回头细数着那段被时光印上的刻度,那些写下的故事,从自己稀松的牙齿里钻出来,想想都觉得美好。

所以啊,如果你想要考证考研,你就奋不顾身地去考;你喜欢唱歌跳舞,你就努力在舞台上发光;你喜欢画画写作,你就一笔一笔去认真勾勒。等你坚定而又踏实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黯淡无光的自己也悄然有了魅力。

人越往上走,心应该越能往下沉才是,心里踏实了,脚下的路才能走得安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行路寒山遇寒夜,傍路干柴生烈火。 听花无语仰天月,粗衣石台斟拙酒。 乎想吾已家变久,脑却还想往日锦。 实乃梦中说痴...
    亦禅阅读 136评论 0 0
  • 我觉得我们离得越来越远,我怕直到有一天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了,尽管我知道早晚有这一天我也束手无策,我不知道该怎么...
    陈小苗阅读 2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