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是一个哲学命题

自律、负责、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孩子拥有这些品质,是不是觉得他就太优秀了,有一点像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你要成为一个好孩子,你要听爸爸妈妈话,听爷爷奶奶话,我们很少把一个好孩子的概念具体到某一项品质。

就在正面管教的第1章,提出了一个真正优秀孩子需要做到的是什么?

如果你的孩子能做到自律。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能管理自己。

如果你的孩子还能做到负责,有责任感和责任心,无论是对于自己的事还是对于承诺别人的事,都有所担当,

如果你的孩子拥有合作的品质,不仅会单打独斗在,需要共同面对一个困难的时候,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会分工。

如果你的孩子拥有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提早放学回家的时候,知道怎么做饭。在那上学忘带文具的时候。知道怎么跟同学借文具。当他在学校被同学吼的时候,知道怎么冷静的处理,

如果他拥有了这些能力。还用得着去担心这个孩子成绩不好吗?还用得着去担心这个孩子会学坏吗?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过分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在正面管教这本书里。简·尼尔森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理念,就是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可以用来育儿的。

阿德勒是何许人也,他是世界近代心理学三巨头之一。跟各位介绍一下心理学的三巨头,分别是阿德勒,弗洛伊德和荣格。

阿德勒的经典书籍名叫自卑与超越。与他相关的书籍还有一本很著名的叫被讨厌的勇气,还有一本叫不管叫的勇气,阿德勒的心理学有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原因论还是目的论。

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人性格特别内向,不愿意走出门和别人社交。

一般人会用原因论来解释:因为这个人很内向,所以他没有办法去社交,

但是阿德勒的结果论是这样解释的,特别有意思,他说因为这个人,他就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和别人进行社交。他害怕产生社死的情况,他的目的就是避免社死。因此他就用性格内向作为借口,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很显然阿德勒的理论,应该是更接近于真相的。

抛开阿德勒的哲学体系,我们来谈正面管教,同样的,在育儿上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因为孩子是什么性格,所以他会怎么样做,

而要关注,我们需要孩子做到什么,这是我们的目的,从目的触发,我需要怎么样去引导他。

其实很多人在育儿上出现问题是因为缺乏反思,而反思正是哲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命题,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反思。

一个不会反思自己育儿方式的人,他学了100种1000种育儿的方法,也会做错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育儿是个哲学命题的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