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到“为什么要斜杠”,其实我更喜欢用另一个词,叫做 “多元人生”
——它是一种不错的人生策略,可以帮我们补充生活,探索新的可能,也是一种不确定下的保险方式。
今天我们就谈谈看怎么样去设计一个自己的多元人生。
一个概念
什么是完美职业?
什么样的职业才算是一个比较圆满的职业呢?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3个部分:
第一,让你收获到价值的,这价值可能是钱,可能是安全感(上周谈过一个人的职业收益包括工资福利+职业发展+情感意义三个部分)。
第二,它应该是你擅长做 ,有资源、甚至有天赋的。
第三,它应该是你感兴趣 ,甚至是热爱的。
一份完美的工作,应该是你感兴趣、有优势而且高回报的。
比如说我现在正从事的这个职业。我是一个对人特别感兴趣的人,喜欢探索和体验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喜欢思考一些关于职业、行业、人生的底层逻辑。
另外呢,我恰恰还有一些不错的相关能力。我的信息收集和整合的能力不错,总有和别人不太一样的视角和想法;
我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还算可以,最后恰巧这份工作还有一个不错的收益。
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有一个平台可以和很多人讲“生涯” ——对于我从事的生涯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引流作用。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份完美的职业。
可能很多人会说“哇,爽死了”,但这些可能是我十几年来持续地在这个领域努力的一个结果 。
首先我赶上了一个人们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时代;
其次正好有一些机会,让我有空间来慢慢搭建和设计职业生涯这个行业;
也很幸运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行,慢慢地拼成了这个自己喜欢的完美职业。
很多人也许并没有这份幸运,你的职业没有给你这么大的调整空间,或者你的职业阶段没有到自己设计职业的步骤。
这个时候与其抱怨,不如尝试用斜杠的方式,用不止一份工作来让这个拼图完美。
一个策略
3种设计出发点
在开始设计你自己的斜杠人生时,问问自己,我到底缺啥?
我到底是有优势没有表达、还是有兴趣无处安放,还是有一些价值的需求,在当前职业无法实现?
人生就好像设计一样,想清楚设计目标是第一步。
1.发挥优势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发挥优势除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外,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和让人极其有动力的事。
多元人生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设计发挥优势的第二职业方向。
比如说我前段时间在“做自己论坛”上面遇到的周玄毅 ,他是《奇葩说》里的辩手之一,也是《好好说话》的主要策划人。
他的主业其实是武汉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在他所处的高校系统里面发文章、搞研究、参与会议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么一个前辩论队队长且热爱哲思的人来说,实在是挺痛苦的。
其实,他针锋相对、侃侃而谈的时候,才觉得自己优势发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所以他的斜杠是——参与谈话类节目,做一个谈话类的培训产品。
但他也并不愿意放弃武大的教职,那个意味着学术研究机会、社会地位和安全感,也是他需要的。
所以,问问自己—— 有哪些优势,是我特别自豪,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发挥出来的?
这是一种多元人生的可能。
2.安放兴趣
第二种斜杠是基于兴趣的。
很多旅行家、摄影师,他们并不在意一定要在这个职业中收获多少钱,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做这件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具体的收益反而不重要了。
我最近在关注一个有趣的人——Susan的朋友谢田,他的兴趣就是走遍世界上所有的世界遗产 。
这显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远远比环游世界难——举个例子: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有50个,分布在29个省市,需要做扫描式的旅游。
中国还好,有很多世界遗产很难到达——南大西洋的海鸟栖息地,唯一的到达方式是英国皇家空军的直升机,每年只有10个人能上岛,全是鸟类学家。
即使能到达,也还是很难,因为世界遗产数目每年还在以40多个的速度增加。
如果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又持续投入,而且方法得当,还在刻意练习的话,他的兴趣会逐渐变成优势。
如果这优势能满足一些社会需求,就会变成一个显性的优势,甚至变成一个职业。
第一批音乐家、哲学家、社会学家,都是业余爱好者。
所以今天演奏很多乐器还叫做play,都是凭兴趣玩出来的,逐渐专业。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问:等有了显性优势,是否要把自己的兴趣变成职业?
我的建议是: 回到原点,当时你是为了什么出发?
成为职业的好处是你的能力会在要求下进一步晋级,进入新的圈子;
坏处是你也许需要投入更多时间,以及为了满足他人需求放弃一些自我。
时间一长,这也许又变成了你第一职业的状况。
所以,认真想一想,然后做个决定——大部分人最后选择的,其实是成为专业玩家,而不是专业人士。
既然从乐趣出发——那么票友比角儿更快乐。
所以问问自己—— 有哪些兴趣是自己一直想做,但是却没有地方安放的?
这是第二种人生可能。
3.获取价值
第三种斜杠方向,是冲着价值去的,最直观的就是经济收益 。
比如说大部分人通过理财、炒股票、楼市赚钱,他们是不是也是一种斜杠?很多CEO、创始人也是不错的投资人,这也是一种斜杠方式。
不过钱仅仅是价值之一,参与感、人脉资源也很重要。
你关注下活跃在各大社群里的运营人,很多都是斜杠,他们有些追寻参与感,有的寻求人脉资源。
许多加入公益圈的人,希望获得的则是自己在本职工作无法获取的意义感。
我还认识一位兼职做心理热线的编剧,他的心理咨询师斜杠工作能为他的剧本提供源源不绝的故事和灵感——当然是完全隐去个人信息的。
所以问问自己—— 有哪些价值你很需要,但是在你的本职工作无法完成的?
这是第三种人生的可能性。
不过不管你从哪里出发,按照形成斜杠 “显著的可识别的优势” 的定义,多元人生都意味着提升能力形成优势,这意味着学习、刻意练习、进入圈子、深度模仿……
一系列的训练——有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多年,一事无成,终于找到了斜杠这块遮羞布。 有没有显性优势是试金石。
那种什么都懂、什么又不精的不是复合型人才,是复杂型人才,你以为自己是满汉全席,其实你只是碗麻辣烫。
一个总结
完美的职业有三部分——热爱、优势以及价值;
我爱干,我能干,有需求,而且回报还不错;如果一份工作没法同时满足三种,给自己设计一个多元组合式的生涯也是个好策略。
多元人生可以有兴趣型、优势型和价值型三种。
如果有一天,你也希望开启自己的多元人生,请千万别随大流——别人写文章你也写文章,别人搞摄影你也搞摄影,别人心理咨询你也四处咨询……
在这里我恳求大家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像设计师一样重新检视自己现有的生涯,从自己的底层需求出发——我的哪些热情、优势和需求,需要一份多元人生来承载呢?
我们时常谈工匠精神,与自己死磕。在我看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先要有一个设计师的精神
——认真观察自己的生活,仔细揣摩每一个细节,然后大胆构思如何把不完美的现实拼接成一个完美的作品,最后才是像工匠一样地慢慢打磨。
如果你都不喜欢认真对待自己,又有谁会认真对待你呢?
也许谈到这里,有人说,我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呢!
这是件更深但是更加有趣的事。
我们明儿再聊。
自我评估:如果给你的主业打三个满意度的分:
我热爱我的职业
我在这个方面能发挥优势
我对于收益很满意。
0分为最低,10分为“完美”,你会给自己打几分?
如果让你重新设计自己的多元人生,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满足和安放自己的一些兴趣、优势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