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怒放是汪锋生命的代名词,如同他的歌词和旋律,是怒放、高昂、不羁,是坚守理想、追寻信仰!
喜欢汪峰,是互联网不太发达、智能机刚刚兴起、网购还不太方便的2012年。随着电视剧《北京青年》热播,汪峰演唱的《存在》、《怒放的生命》、《北京、北京》等曲目爆火,并于2012年出版《晚安,北京》一书。其中,“怒放笔记”讲述了他关于创作的初衷、对音乐的坚持、对摇滚的信仰,这些细腻让我珍藏至今。
汪锋成名前住地下室的励志形象,在二十来岁的我心中播下了“追寻”和“怒放”的种子,围绕“我该如何存在”的命题思考和呐喊。随后的好几年,《信仰在空中飘扬》、《像梦一样自由》、《当我想你的时候》、《河流》、《灿烂的你》、《生来彷徨》、《生来孤独》《闪亮的日子》、《绽放》、《流年啊,你奈我何》、《我如此爱你》、《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成为我音乐榜单反复循环的存在。那时的我,不知何为自由和理想,不知何为怒放的生命,却要跟着汪峰追寻自由和理想。

“有一天这首歌会变老,就像老杨树上的枝芽,可我还会一遍遍歌唱,它如同我的生命”,2024年群星翻唱《我爱你中国》再度爆火,老歌新唱,让我很欣喜的是,很多人重新认识了汪锋,更多的是人们对他才华的认可和肯定,而不只是皮裤王和上热搜。在他的经历与歌声中,信仰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它都像暗夜里的星辰,微弱却坚定,照亮前行的道路。
当我重新翻开尘封已久的《怒放笔记》,他将个人命运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北京的变迁,以及在时代浪潮中人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种情感表达,既有个人的细腻感知,又有对时代与社会的思考。在“怒放笔记”中,我找到了他对红歌的创作初衷,那是曾被我忽略掉的——他的信仰。他说,这种信仰,无关宗教的宏大叙事,而是扎根于每个人内心深处,关于梦想、关于坚守、关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
汪锋的歌,唱的是对现实的抗争、对自由的追寻、对理想的坚守、对祖国的信仰。而很多年之后的今天,我对迷惘、寻找、存在、自我、理想、信仰这些词的认识和理解,竟都源于汪锋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