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点阻尼系的地震反应计算小Tip

根据单质点阻尼系的地震反应计算加速度反应谱时,发现在某些地震时程下,同SeismoSignal软件计算的加速度反应谱相差较大,尤其是高频部分。SeismoSignal软件可以查看每个不同固有频率的单自由度系统在地震激励下的时程响应,经查看发现SeismoSignal求解的时程响应样本点非常多,远远高于原地震加速度时程。

将SeismoSignal计算的响应时程提取出来与自己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在地震时程的采样时刻处,SeismoSignal与自己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与下图类似:

图.响应时程

图中红线是SeismoSignal计算的加速度时程,蓝线是自己计算的加速度时程。计算的加速度、速度及位移响应时程都有这种现象,固SeismoSignal计算过程中应该是对地震时程进行了线性插值,而且插值后采样频率变得极高,使其依此计算的结果在原来的采样时间之外也有值。在求加速度响应谱时,是单个频率响应下的最大值,图中红线的峰值与蓝线的峰值自然不一样,而且当计算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越大时,这种误差也会越来越大。

在很多情况下,不经过插值求得的精度已经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但自己计算响应谱的时候仍然对频率范围进行判断,当最大计算频率大于20倍的采样频率时,就对地震时程进行插值。

ddy=rand(1,1000)-0.5;  %随机地震加速度

f=20;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20Hz
dt=0.01;    %地震时程采样间隔
h=0.02;    %阻尼比

fSampling=1/dt;    %当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过大时对地震时程进行插值
if fSampling<20*f
   fSampling=20*f;
   time=0:dt:length(ddy)*dt-dt;
   dt2=1/fSampling;
   time2=0:dt2:max(time);
   ddy2=interp1(time,ddy,time2);
end

[acc1,vel1,dis1]=sdof_response(h,f,dt,ddy);
[acc2,vel2,dis2]=sdof_response(h,f,dt2,ddy2);
plot(time,dis1)
hold on
plot(time2,dis2,'r');

--------06/25---------
我这里用的是简单的线性加速度法,SeismoSignal有可能是用了其他的积分算法,然后积分步长特别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026评论 19 139
  • 题目:用于语义分割的全卷积网络 文章链接:《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Se...
    zhwhong阅读 16,742评论 1 36
  • (1) 作为东北农村出生的孩子,自记事起总要为家里分担一些农活,每年春天家里都会孵一些小鸡小鸭,去田里挖菜就是我和...
    恍若隔世30阅读 160评论 0 0
  • 这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 无疑 你是战场最英勇的士兵 烈日骄阳 怎配为敌 生活的战火 一直在前方 危险 在左也在右 时...
    在尘世里低眉_0c44阅读 3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