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宋史的时候,读到北宋的“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偏安一隅,在一个个决定当时政局的名字中,忽然发现了孟皇后这个名字,特地去查了资料,了解了她传奇的人生。
出生世家,初封皇后
一般皇后都出生在显赫的家族,她也不例外,出生世家,爷爷是太尉,自己端庄贤惠,聪明多才,16岁在当时的太皇太后的钦定下,嫁给宋哲宗做皇后。婚后一年,老公皇帝对她还不错,当时的她,能想到的就是生下皇子,孝敬公婆,举案齐眉的安稳人生吧。
无奈,一年后,太皇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开始按照自己的性子来:情感上,宠幸宫人刘清菁;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迁怒反对变法的旧党,而孟皇后刚好就是旧党,又不是自己喜欢的女人,被自己的老公嫌弃。她的敌人,一心想上位的刘清菁,一直在等待机会。
第一次被废
昭和三年,孟皇后的女儿福庆公主重病,宫中太医束手无策,爱女心切之下,只得求助“符水之术”,而在当时的宋宫内,这种虚妄之术是严禁的,孟皇后为了避免被责罚,先向自己的老公说明了此事,得到了老公的默许。知道此事的刘清菁,当时已经是刘婕妤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向皇上告发,因为皇上已经知道,所以她的告发没有对孟皇后造成多少影响。
事情没有过去多久,福庆公主去世,孟皇后的养母在宫中为公主祈福。这时候,狡猾的敌人再次出招,刘婕妤将符水和祈福两件事联系起来,说是孟皇后对皇上不满,借机诅咒皇上,哲宗怀疑,命人调查。刘婕妤勾结宰相章惇,施压调查官员,对服侍皇后的宫女太监用酷刑,鞭打,割舌,断肢,直到伪造的证词。哲宗看到证词,再加上宰相和刘婕妤的鼓动,孟皇后含冤被废,安置在废妃出家的瑶华宫,号华阳教主,法名“冲真”。此时孟皇后23岁。刘婕妤在章惇的支持下,如愿得到了皇后之位。此时的宋朝是新党的天下。
复位和第二次被废
被自己的结发之夫废弃,孟皇后在以“冲真”的名字在瑶华宫,无人照顾,只依靠自己,在废宫孤独生活。4年后,宋哲宗赵煦因病去世,受向太后的支持,弟弟端王赵佶被立为皇帝,就是很有名的宋徽宗。以向太后为首的旧党得势,孟皇后也因此被复位,被立为元祐皇后,她的敌人刘清菁也被封为元符皇后,地位稍低。
一年后,向太后去世,以蔡京为首的新党得势,又一年,孟皇后被旧党牵连被废。又回到瑶华宫居住,此时,孟皇后29岁。
第一次垂帘听政
1127年金人攻陷都城汴京,史称“靖康之变”,此时的孟皇后因为被废,不在皇家名册中,又因为瑶华宫失火,迁居到宫外相国寺的民宅中,得以避开灾祸。
康王远在山东,一时赶不回来,张邦昌在金人的支持下登帝,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想起被废的孟皇后,迎孟皇后入宫,尊为宋太后,虽然张邦昌一再强调自己只是暂代帝位,会把帝位归还,可是留守的大臣并不买账,为了平衡,让孟皇后,也就是宋太后垂帘听政。一个月后,康王赵构归来,张邦昌退位自杀,赵构称帝,即宋高宗。太后立刻退位还政给高宗。
第二次垂帘听政
有金人时不时惊扰,原来的都城开封已经不安全,高宗带着孟太后逃往杭州。不料,1129年,苗傅和刘正彦联合发动了“苗刘兵变”。高宗被逼退位,3岁的皇太子被苗刘二人立为帝,即宋简帝,苗刘二人逼迫孟太后垂帘听政,孟太后一方面和叛军周旋,一方面召来梁红玉,密令她联系她的丈夫韩世忠,组成勤王之师。韩世忠带着军队击退叛军,高宗复位,太后还政。
病逝
高宗位稳,感念太后,对太后尽力奉养,可惜,太后不到一年就生病去世,此时是1131年。
16岁入宫成为皇后,23岁被废,27岁复位,29岁被废,54岁第一次垂帘听政,56岁第二次垂帘听政,58岁病逝。在被北宋皇室两次废弃,共度过了29年清苦的修行生活,却在宋皇室摇摇欲坠之际,尽心尽力为皇室支撑,陪不是亲生子的高宗建立南宋,却在皇室稳定,可以过富贵安稳日子的时候,生病去世。靖康之祸,有太多的人需要为此承担罪责,可唯独她,被太多力量操纵的她,不应该被责怪。
不知道,死之前的她想到了什么,是想到了刚和哲宗结婚的举案齐眉的时光;是被哲宗废弃后的含冤委屈;是陪高宗建立南宋的尽职;还是那二十多年的清修时光。到底哪一段是福,哪一段是祸呢。生于望族世家,聪慧过人,却因为宫斗和党争被废,因为战祸,侥幸逃脱,却在暮年不顾身体状况为皇室尽心竭力,最终得到的是高宗的孝敬和死后的尊号--昭慈圣献皇后,后人看待的福祸相依的人生,她觉得哪段是她最幸福的时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