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起初,还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比较有品味的客户,他几乎不怎么发朋友圈,突然为这部电影写了一段影评,而且对这部剧的评价特别高。很好奇,所以赶紧一睹为快。
打开美团找到这部剧,观众评分9.7,仅这个数字,就值得一看了。进场一眼望去,满座。
电影开篇是一个卖印度神油的店老板程勇,由徐峥扮演(本人很喜欢他的喜剧电影)。他穿着邋遢、无精打彩、老婆嫌他穷在跟他闹离婚,还要带走他唯一的儿子去国外留学,父亲生病住院,房东催他交房租,再不交租就要锁门了.........
这一系列场景烘托出这个时代的背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生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的那种困窘和无奈。
应该说吕受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吕受益是一个白血病人,因为买不起昂贵的“格列宁”药,找到程勇。并承诺给他三万元请他去一趟印度寻仿印度“格列宁”。
此时,因为他交不起房租,房东已将他的店门上了锁。经过再三思量,程勇决定冒险去印度一趟,事实上,印度格列宁的药效和中国格列宁药效是一样的。
第一批药进来了。
这时候刘思慧带了一大批白血病人过来买药,她的女儿也是白血病人。
因为印度格列宁低于市场数倍的价格而倍受患者的欢迎。这一批药获得了不小的利润,这让程勇尝到了甜头。
在刘牧师的帮助下,拿到了印度格列宁的中国代理权。
刘牧师是一个基督教徒,刘牧师出场的时候正是在帮助很多的病人讲解困惑,而从这个举动来看很多人都是对他格外的尊重。
黄毛是一个多年前从乡下跑出来的患者,他的家人都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一出场便是抢药,因为买不起天价格列宁,但是为了活命,只能出此下策。
从他们追赶打斗的过程中不难看出,黄毛是一个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且好勇斗狠的一个角色。
他们就这样组建了一个小小的团队,印度格列宁卖的风生水起。这五个人代表了社会底层不一样的人,每个人的角色都非常的重要,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征。他们的生活也都因为印度格列宁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卖假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程勇也因此被冠以“药神“的称号。
应该说是张长林打破了这四个人所有的希望。他找到程勇,在威逼恐吓下以200万买断了程勇的代理权。
程勇改行做了服装厂老板。
张长林的印度格列宁药价不断的上涨,导致很多病人又买不起药了。
而在这个档口中国格列宁厂家要求公安严格查处贩卖假药之人,张长林跑了。
吕受益因为买不起天价药在病痛的折磨下自杀了。在他的葬礼上,程勇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要重新卖印度格列宁,这一次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拯救千千万万的白血病患者。
在这个风口浪尖,做出这样的决定,着实又让我抹了一把眼泪。
电影由此逐渐进入高潮部份。
他找到黄毛请他来帮忙,为了这些病人,他要重操旧业,但是黄毛冷漠的拒绝了他。因为吕受益的死,伤了太多人的心。
印度格列宁药厂和中国格列宁药厂打官司输了,从此不再给程勇供货。
但是那些病友怎么办?他们可能会因为吃不起药而自杀,他们可能因为吃不起药而被病魔折腾的痛不欲生........。
最后程勇以二千元每瓶的价格从印度药店购买,再以500元的价格卖给白血病患者。
他这一举动,振憾了许多人。
黄毛的再次出现,又触碰了我的泪点。
当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你给了他希望,然后再让他失望,到绝望。
当你再想给他希望的时候,可能他都不屑一顾了,甚至不再相信。因为他再也承受不起任何的打击。
所以,当黄毛再次出现在程勇面前的时候,他该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此时的程勇,在众人的心目中已经是神一样的人物了。
但是律法无情,他被捕入狱那一段,十里长街患者相送。
无数熟悉的、陌生的面孔,满眼的悲伤、离别、不舍,所有人把口罩都摘了,以示对他的尊敬。
感觉此时程勇的角色就像古代小说里的侠客,劫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劫的是黑心药商的富,因为很多人都不从药商那里买药了。济的是千万患者。只不过他花的大多数是自己的钱罢了。
程勇他错了吗?
站在情的角度看,他没有错。但是站在法的角度,他又的确错了。
应该说,这是一个社会普遍的现象,靠个人去力挽狂澜不现实,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
最后的结局还是挺让人满意的,药价暂时得到了一些控制。但未来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