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
1.科学性
2.革命性
3.实践性 首要基本观点
4.人民性 政治立场:人民至上
5.发展性 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1848.2
生命力根源: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马哲:德国古典哲学
马政经: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科社: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 质和意识)
恩格斯提出来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方面:物质和意识何为本源/第一性的问 题。
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1.可知论 可以正确认识事物及其规律
2.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为几种实物。金木水火土,形,气,阴阳。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
缺陷
1:机械性
2.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 相对的是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
3.不彻底性 自然观-唯物 半截子唯物主义
历史观-唯心(个别英雄)
马哲:辩证唯物主义 1:唯物论 2:唯物辩证法 3: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最彻底(自然和历史)
最科学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1: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本原。
客观唯心2: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 鬼神 理 道 命 绝对精神
1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主观
2:陆九渊:吾心即宇宙 主观
3: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主观
4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尺度 主观
5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主观
6 朱熹:理生万物 客观
7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客观
8 黑格尔: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客观
9 论语:生死由命, 富贵在天 客观
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列宁」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作用: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1:目的性,计划性
2:主动创造性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正确意识促进作用
2:错误意识阻碍作用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方法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规律:可知,可利用,尊重
规律:不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改变,不可被创造
辩证法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1-普遍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2-客观性:联系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3-条件性:
4-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关系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全国一盘棋。
2-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发展:前进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判断标准-是否同事物发展必然趋势相符合。
方法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唯物辩证法:
一:对立统一规律--源泉和动力
二:质量互变规律-形式和状态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方向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有对立又有统一的关系。
矛盾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和联系。 没有光明就没有黑暗。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善游者溺,善骑者坠,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火。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也存在于每一件事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特殊性(个性,个别)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因材施教。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复杂事物:主要矛盾站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次要矛盾在从属地位。
单个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被支配地位。
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首位--主要矛盾。
主流,主体,性质,总的来说--矛盾主要方面。
办事情----抓主要矛盾
看问题----抓矛盾主要方面
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苍蝇老虎一起打,重拳出击打老虎。 五位一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内因:第一因素
外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出淤泥而不染 内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外因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内因
酒香也怕巷子深 外因
酒香不怕巷子深 内因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数量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质变: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区分标准:是否超出一定度
方法论:坚持适度原则。 掌握火候,注意分寸,过犹不及,治大国若烹小鲜。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要重视量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
勿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千里之提,毁于蚁穴。
泰山不让土壤,顾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是维持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__扬弃,即克服又保留。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__否定__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实践:马克思哲学首要基本观点是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生产实践:人与自然关系
社会实践:处理人和人
科学实验:探索
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直接与间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