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活中的任何情景都可以被用来孩子学习任何事情,也就是因材施教。而学习事情的方式都是可以在父母和孩子的日常交谈以及在孩子的活动中实现的。
数学是一门人类语言,就像英语,中文一样,因为它可以让人们相互交流。
孩子们对数学的困惑来源于我们把周围现实世界抽象得无以伦比,所以我们要在每天与孩子的语言互动中加入更多的数学词汇(如:和,差,积,多了,少了........),让孩子能在过程中去体验数学语言,为以后的数学抽象概念做好铺垫。
跟孩子说话,要求语言要完整,一句话要涉及到多个元素(两个人/两个地方/两个数量..........).语言的完整,就是所涉及的对具体事物的界定不要使用代词!要把孩子说的话的意思补充完整地说出来。让孩子有机会去模仿说长句子,自己去加长语句,最终学会运用长语句,随之提高孩子的语言水平。语言水平的提高,数学的理解水平也随之提高。
生活中的数学语言交谈。
2017年10月18日早上,我和豪坐升降电梯下楼去上学。
我看到电梯里的一张广告牌上写着:“100元抵150元”。我指着这些字念了一遍,然后转身对着豪说:“你知道‘抵’是什么意思吗?”
豪看着我,摇摇头。
我:“比如说,你的书包要花150元才能买到的,但是,现在店家说只要100元就能买到了。这就是100元抵150元。这样,我们花的钱是多了呢,还是少了呢?”
豪:“少了。”
我:“嗯,而且还少了.......”(语气拉长了一些)
豪:“少了50元”
下午在回家的路上,经过板栗店。刚好店里搞优惠“买20元送5元”。
我带豪过去买板栗。
我以跟店老板确认的方式问:“20元抵25元,是吗?”
店老板:“是的,买20元送5元。”
我:“我买20元。”
在店老板给我称板栗的时候,我指着称上的数字,对豪说:“你看,称上这里显示25元。”
付钱时,我让豪把20元拿给店老板。
我:“我们用20元买了25元的板栗,我们是多花了钱,还是少花了钱啊?”
豪:“少了,少了5块钱。”
豪要我掰板栗给他吃。
我掰了一个给他:“吃一个板栗要5角钱哦。”
豪吃完一个后,还想要。我又给他掰了一个。
我:“你吃了2个板栗,总共要多少钱?”
豪:“要一块钱。”
我:“要是再吃一个的话,总共几块钱?”
豪:“1.5元。要是再来一个的话,就是2块钱。再来一个,就是2.5元;再来一个就是3块钱;再来一个,就是3.5元。”
我:“花了3.5元了,那你总共吃了几个板栗了?”
豪想了想:“7个。再吃一个就4块钱了。”
我:“嗯,一个板栗5角钱,你花了3.5元,那么你总共就吃了7个板栗。如果,你再吃一个板栗,那么,你总共要花4块钱。这样,你总共就会吃掉8个板栗。”
这时,我掰出一个坏的板栗。
我拿着这个坏的板栗给豪看:“哦,这个板栗不合格!我要把它丢到垃圾桶去。”
接下来,我又掰了一个板栗给豪,豪先仔细地看了看:“这个是合格的。”
与孩子交谈中,除了加入数学词汇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聚焦一个主题扩展下去!
我对“聚焦一个主题”的理解就是串联:以唯一一条关系链联接多个节点,不断切换更强大的节点。
串联有别于发散。
串联是用一条关系链作为线索,把多个点联接起来。
发散是围着一个点,理清与它所有的联系,一般只理清一层联系。也有别于无关联散点。
举个直观的例子,可能更好理解。比如一个人说话,如果他一会说说公司,一会说说女朋友,一会说说房价,一会说说读书,一会说说电影。这是无关联散点。如果他说,要交到女朋友有多个因素,其中一个是工作所在公司是否有名气,一个是收入与当地房价的占比,一个是有没有每天读书学习成长,一个是娱乐品味,比如电影偏好等等。这是发散。如果他说,最近想跳到某个公司,那个公司的女孩子比较时尚懂生活适合做女朋友,但要交女朋友最重要的努力还是要多赚钱买房,最近也有读一些理财投资的书,某些书都共同提到电影娱乐产业是国内值得注间的投资市场,比如最近很多电影大卖票房吓人。这是串联。
对一个主题的聚焦,采用三种方式来进行:短交谈(10分钟内的交谈)、长交谈(20分钟以上的交谈)和回顾性交谈。
我们每天都要和孩子进行短交谈,并做好记录。
饭桌上的短交谈:
把当下吃的,写出来贴在饭桌前,交谈的主题就此从视觉以及触觉中展开!
我:刚才你说妈妈炒了你最爱吃的芋头,那我猜你最先吃的就是芋头。
豪:不是,是小米粥
我:那我猜你吃的最多的菜就是芋头
豪:是啊
我:我猜你没吃的菜有三道。洋葱炒大褐菇,炒青菜和炒虾,对吗?
豪:大褐菇我吃了一片,所以我有两道菜没吃。
豪:我最先吃完的是小米粥。我的粥都吃完了,你的粥还有这么多。
我:嗯,为什么你的粥都吃完了,我的粥还有这么多?
豪:因为我先吃,你后吃啊。
我:我打算吃第5道菜了。第5道菜是什么呢?
豪按顺时针方向数了一下
豪:芋头
第二天,我在墙上加入时间图。
左侧的时间表示我开始做菜的时间,右侧的时间表示我做完菜的时间。每次动筷前,豪都会先跟我讨论“今晚开始做菜的时间比昨晚开始做菜的时间是早了还是晚了?今晚做菜的总时间比昨晚做菜的总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多多少分钟?少多少分钟?
书中的短交谈:
看《漫长的等待》中的第15页:
我:怎么估算呢?
豪:有6个脚
我:每个脚能坐几个人呢?
豪:2个人
我:如果都坐满的话,总共能坐几个人?
豪:6个2,就是12,12个人。
豪说完这句,我就在书中写下:6x2=12 2+2+2+2+2+2=12
豪:也可以2个6啊
我:嗯
豪也在书上写下:2x6=12 6+6=12
我:如果只坐1个人,机器可以启动吗?
豪:可以
我:如果坐13个人,可以吗?
豪:不可以,超了一个人。
我:那就是说一次最多只能坐12个人。
看《倒霉蛋布拉德》第10页(他原本以为这学期最后一天一定会开开心心呢?)中的短交谈:
我:‘这学期最后一天’,就是说,接下来......
我还没说完,豪接上说:放假
我:放什么假呢?
豪没出声
我自语:一年有两个学期,一个学期上完后,会放暑假;另一个学期上完后,会放寒假。
(边说边写):
我:暑假是在7月和8月。7月、8月的天气怎么样呢?
(平时记的天气小记派上用场了)
豪:很热
我:很热的季节是哪个呢?
豪:夏天(豪说完,我就在纸上写下夏天)
我:寒假是在1-2月,也就是放假准备过年了。那时的天气怎么样的?
豪:冷
我:嗯。冷的季节是哪个?
豪:冬天(豪说完,我在纸上写下冬天)
我:暑假是在很热的7月和8月,这个季节是夏天。夏天我们穿的衣服是厚的还是薄的?
豪:薄的
我:寒假是在冷的1月和2月,这个季节是冬天。冬天我们穿的衣服是厚的还是薄的呢?
豪:厚的
我:那书中说的放假,是放暑假还是寒假呢?
豪看了看图,说:暑假。
我用关键词在纸上记下:
我们一周至少和孩子做一次长交谈。长交谈时要重视孩子的提问,并在孩子提问后帮助孩子进行延伸。第二天,主动提出这个交谈的主题,测试孩子能回忆出什么来。
关于代码的长交谈:
我和豪就同一个代码玩了两天。昨天,用两种方法实现了功能。但我觉得还是没有分析透彻。今晚,我又开始自己拿笔,拿纸分析。豪豪本是躺在床上的,见我还在写、画,就又起身陪我一起分析。
豪:你听到我说3个2了,对不对?所以用2来加成6,是需要3个的。3个呢,你就只能一边是2,一边是4,这样就不能两个都是2啦。(这里豪的意思是:用每组2个来把6对半平分是平分不了的)那么,3的话,就可以一边3,一边3了。
我:如果是2的话,就可以分成3个2,对不对?
豪:对
我:3的话,就是2个3,对不对?
豪:对
我开始画图,边画边把豪的思路重新复述一遍。根据豪的思路,分析出有两种方法来实现这个功能。
豪:我也来画。你看,妈妈,第一次是这样的,第二次又是这样的,又是一样的。那我就可以写成循环了。因为它本来有30个,对吗?那我就可以循环10次。但是,我觉得 5次还是太多了。如果你按一个一个来,需要写好长好长。 30个都有60个代码啦。
我顺着豪的意思,用手势摆出拉东西的样子:“那就拉这么长!从天花板到地上这么长的代码。
豪:对啊。所以有循环就更方便了呀。
我:那我怎么写出循环呢?
豪:我在想啊,我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你可以把10个当成P1;还有,你把5个当成 P1
我:对!这样就有两种办法了。还有吗?
豪:2个也行。2需要好多!2啊,太多啦!
我:5的话,就有6个P1;10的话,就是两行,有3个P1;刚才,你不是把6分成 3+3吗?那3行的话,有几个?
豪:15呗
我:15就可以当成一个P1,那有几个P1?
豪:两个15,那就两个P1
我:那四行,行不行?
豪:我看看够不够。我看4行,不行。4,2,不行,不行!
我:那到目前为止,有三种方法了。
豪:我再想想。竖着不行吗?
我:那我们竖着分分,好不好?
豪:我想竖着有多少排呢?竖着有5排
我:1,2,3,4,5.嗯,有5列
豪:不是只有三种办法,这种办法也行,列的办法也行。
我:嗯,加上列的方法,我们就有四种方法了。
豪指指墙上的代码:这里还有两种办法呢
我:是的,加上昨天的两种方法,那我们就有六种方法了。这六种方法,哪种最优呢?就是哪种方法最好呢?
豪:我再想10个当成P1更好
我: 10个的话,有几个P1?
豪:3个
我:那15个呢?
豪:15的呀,有两个!两个!两个!啊........还是15的吧。15的最优
第二天上学路上,我:昨天爸爸没有看到我们写的代码,你能告诉爸爸我们总共想到了几种方法吗?
豪:爸爸,我和妈妈昨天想到 6种办法。
数学思维在语言中升级!
在语言中的升级就是训练元素之间的关系。关系是从语言中学的,是从人物开始学的。语言中的人物关系涉及到两个以上,看孩子知不知道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对多个年龄不断进行比较大,小,差来强化思维的灵活性。还有要给孩子理解的时间,时间上的间隔看他能不能重复瞬间记忆的总分内容,这些内容是他真正理解后说出来的。
比如: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外公是妈妈的爸爸。
妈妈是外公的女儿。
妈妈叫外公“爸爸”
通过训练孩子的瞬间记忆,让孩子理解人物的关系,年龄的关系。理解了,就不需要靠长期记忆。
第一天,五分钟口头讨论。
我:今天,妈妈碰到一个同事,他有一个儿子,叫山宇,今年9岁了。你和他相差几岁?
豪:你在里哪遇见的?
我:在地铁上
我:你和他相差几岁呢?
豪:5岁。
第二天
问豪豪:“我昨天遇到一位同事,她的儿子叫什么名字呢?”
豪豪回答不出来后,我做出突然想起的样子:“哦,我想起来了,叫山宇”,再问豪:“他今年几岁了?”,豪:“9岁”。
第三天。
问豪:“前天,我遇见的那个同事,她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豪:“山宇”。
我:“你和他相差几岁?”
豪:“5岁,我还要再过5岁才到9岁”
我:“嗯,那你9岁时,他几岁了呢?”
豪数了数手指头:“14岁”
第四天
我:“大前天,我遇见了一位同事。山宇叫我的这位同事什么呢?”
豪回答不出来。
第五天,我:“9月22日,我遇见一位同事,她有个儿子叫山宇。山宇叫我这位同事什么呢?”
豪:“我不知道儿子是什么。”
我:“我有一个儿子,叫利森豪。利森豪叫我什么呢?”
豪笑着说:“妈妈。”
我:“嗯,那山宇叫我这位同事什么呢?”
豪:“也叫妈妈。”。
经过这五天,每天5分钟的瞬间记忆训练,我惊觉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了深入地跟孩子讨论人物关系。比如,豪见到舅舅,就只管教豪叫:“舅舅”。任何事情,不要留于表面,要深入!趁国庆假期,与家人团聚,立马把家庭人物关系和豪一一讨论,并画图记录(先记录跟豪关系最密切的,以后再一点点把其他家庭成员加上去),并和豪完善家庭年谱表。和豪讨论家庭成员时,豪开始认为:妈妈和爸爸一直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家里的。深入讨论后,豪才发觉:爸爸妈妈原本是生活在不同的家里,后来才相遇,才生活在一起的。
我现在也把“瞬间记忆训练”用在每天的伴读上。
每天开始读新的内容之前,我都先和豪讨论一下昨天看的内容,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豪的口头表达能力渐渐提升,会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对话中的语言:
生活中与孩子的对话要严肃调整自己的语言,重视孩子的提问,顺孩子的意,然后再推一把,让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今晚豪玩编程游戏,就只是不停的把同一个命令块放入程序运行模块里,一直不停重复这个动作!
我后来跟他说:“要是左边也能出现creeper,会发生什么事呢?”豪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立马来劲的把命令改为“left",然后,他又不停的把这个新改的命令不停地往程序运行模块里放,他看到新的效果后,开心的哇哇大笑。
过了一会,我又对他说:“要是上面也能出现creeper,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豪再一次惊喜的眼睛发亮,立马加了一个“up"的命令。然后,他觉得不够,又不停地把这个新命令放入程序运行模块里。
语言中的思维:
指示孩子做出一个行为,要做到三个要点:
1,明确要求孩子做出一个具体行为
比如,当孩子撞到了别人,只跟孩子强调对别人说:“对不起”!
2,不停变换(不提高音量,不重复,不同的语言)
比如,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包括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去表达“对不起”。
3,具体的指导,细到每一个环节。
比如,指出“对不起”从脑中形成到运气发声到表情动作的过程,消除孩子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导致不愿意做的障碍。
关注孩子语言中,在说“我觉得”时,能不能留一个疑问,展示他的思考。跟孩子更多的对话,更多的提问,更多的设想,就是帮助孩子延伸他的思维,这也是训练数学思维。
豪:要是公共汽车像火车一样,那就很长
我:如果把50辆公共汽车一辆接一辆地接起来,那会怎么样呢?
豪哈哈大笑:“那就是地面公共火车!”
我:如果把这50辆公共都编上号,你会坐哪一辆呢?”
豪:如果有51辆的话,我就会坐在中间那辆
我:中间那辆啊?50的一半是25,那51的中间是 26.你会坐在第26辆公车,对吗?
豪:是的
家庭中对话的四种句子(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命令句)
在与孩子的互动交谈中,要想有效地建立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中教孩子行为规范,就要避免经常使用疑问句和命令句!
这段时间一直都留心记录自己与孩子互动中的语言。惊讶地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也犯了这种错误。
立马改正!如何改?在保护孩子自主意识的情况下,多用描述性的陈述句!陈述句是表达确定性的事情,用询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做,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使用疑问句时,多用选择题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
培养孩子有自信的思维,就是在表达确定事情时,要删除语言中模糊不定的词(可能,也许,貌似,差不多,我估计)
以前叫豪去洗澡,我常用命令句。如今,我改为:“洗澡水已经放好了,你是现在就脱衣服去洗呢,还是五分钟后立马脱衣服去洗呢?”
豪说五分钟后脱衣服去洗。
时间到,豪立马就脱好衣服去洗澡了。
智力的训练(规律的发现)
规律,简言之就是一种通过观察,以可预测的方式重复出现的模式。
数学可以被看作是搜索规则。
规律思维对于孩子学编程也是非常重要!
我在豪一岁多时,就带着豪从找车牌号,门牌号开始,再到机场,火车站不断地去发现周围事物的规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上海科技馆玩管道球,游客来了一批又一批,一批又一批,却没有一位游客会玩上15分钟以上,豪当时才二岁三个月,他一直在这里玩了两个多小时,有时轮不上他控制球,他就抬头看着球的行走路线,跟着球跑,跑过来跑过去〜〜〜〜最后,他还会跟我说每个控制台的球都是从哪条管道走到哪条管道的。
三岁半时,我开始更加有系统的去培养规律感。
我先从这款玩具开始。豪开始玩时,就可以一口气玩到二十多关。
玩这种图形规律,豪不会单纯的把正确的图案贴上就完事了,他还会把重复哪组图形圈出来,然后在旁边写上是属于什么规律的。
再后来,他又换了种玩法,他先写出是什么规律(比如,第1个是ABCD规律),然后,在要贴图片的方格旁边写出代表要贴的图形的编码,让我来猜是什么图形(比如,第1个,他在旁写着B)
用乐高摆了前面三组,第四组由豪来摆。
豪一下子看出我的规律,开心地说:“我知道你的规律,是3,2,1,0.第一个白色的是3,第二个白色的是2,第三个白色的是1,那我摆的就是0了。”
然后,我又摆了一个,这下豪想不出来了。
豪:“这个我想不出来,我不想想了。”
我没说什么。我唯一想的是,如何做才能让他更有兴致地玩下去。当时想,就算豪今天想不出来也没关系,还有明天,还有后天,还有大后天〜〜〜〜
我想让豪只要在家就能看见,想去这个规律,于是,我把乐高贴门上。
我看着贴好的乐高,开心地说:“我总算想到办法把这些乐高贴门上了。”
然后,我在豪没想出是什么规律的乐高上画了一个问号。
豪:“你为什么要画这个?”
我:“因为这个豪豪还没想出来。不过,没关系,还有明天,后天。。。。看看你和爸爸谁先想出来。我现在要在你刚才发现规律的那块乐高上画一个笑脸。“
豪:“我来画。”
他先在他找到规律的乐高上面画了一个笑脸,然后,又在自己没发现规律的那块乐高上也画了5个问号。
画问号后,豪仔细地看了看我摆的乐高,然后,兴奋地说:“妈妈,我知道你的是什么规律了。”
我立马把三种颜色的乐高块递给他,他摆出来了。
我:“这个是什么规律呢?”
豪:“是这样转的规律。”
豪边说,边把规律用箭头表示出来。
规律的运用
2017年10月20日这天,我买了份礼物送给豪。
正好这些天,我都在给豪深入铺垫运用规律!
在去接豪放学的地铁上,我花了很大心思给豪设计这款“数字规律+程序语言”的寻宝游戏!
游戏流程:
1,解完数字规律后,结合密码表得到一句话。
2,看到这句话,你的心情怎样?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的心情。
3,到家门口时,请用指示条“开门直走8个地砖,然后向右转直走3个地砖,再向左转,找到书架2,从上往下数第1层”走,并用妈妈准备好的可以组合的“程序命令块”,拼出寻宝程序。
程序命令块
在地铁口掰着手指头来解密
解完密后,豪让我念一遍这个句子,然后他自己念了一遍。
我问他的心情是怎样?
豪:开心!
用程序命令块拼出寻宝程序
同类逻辑对同义的扩展(关联一个规律)
豪:妈妈,我做了一个箭头。可以指引车往前走,因为现在很暗
我:因为现在很暗,所以在箭头的指引下,车就能继续往前走
豪:嗯
我:白天对于亮来说,就是晩上对于什么?
豪:暗
装满水的针管:
空的针管:
洗澡时,豪都会拿着针管玩水。
我:装满水的针管对于1来说,就是空的针管对于什么呢?
豪:对于0
我:伞对于伞骨来说,就是人对于什么?
豪:骨头
我:白天对于亮来说,就是晚上对于什么?
豪:暗
我:早上对于早餐来说,就是晚上对于什么?
豪:晚餐
豪爸抱着豪问:树熊对于树来说,就是豪豪对于什么?
豪:爸爸
我:飞机对于机翼来说,就是鸟对于什么?
豪:翅膀
我:车对于轮子来说,就是人对于什么?
豪:脚
豪爸:爸爸对于胡子来说,就是蜜蜂对于什么?
豪:那个尖尖的
豪爸:是的,蜜蜂对于尾针
豪爸:爸爸也有尾针,叫胡子尾针,扎,扎,扎,扎你喽
豪哈哈大笑
豪爸:隧道对于地铁来说,就是铁轨对于什么?
豪:火车
生活中的数学活动。
对比词的玩法:
豪给字都编好码后,我想到可以加入骰子来玩。
玩法一:豪拿了6个骰子,一起扔出,把扔出的点数加起来,用得出的和来找到相应的字,然后,用这个字说一句话。
玩法二:字的编码对应当天日期。早上起来划日历时,跟豪一起到这对比词表上找出相应的字。用这个字说一个场景。
自己动手做一个游戏。
先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圆上画出10个或更多的图,画里是你喜欢的各种东西,最后给每个图编号。编好号后,就可以玩骰子游戏了。
豪画完图后,我跟豪说的游戏规则是:“可以加,也可以减。每一次扔骰子之前,都可以决定自己用一个骰子还是两个骰子。把旗子做为出发点,按着逆时针方向一步一步走,谁先走回 “旗子”这个出发点,谁就赢。”
我边说边用手按着顺时针方向展示游戏方向。豪立马纠正我,说:“不对,这是顺时针方向。”
玩的时候,豪扔出一个6和一个2,说:“如果我用乘以来的话,那么就是12"
我:“如果是加呢?”
豪:“8"
我:“如果是减呢?”
豪:“4"。
豪扔出两个5说:“如果 5X5,那就是25,如果5+5,那就是10.如果 5-5的话,就是 0"
豪需要扔出7就可以继续往前走时,扔出的却是 8,说:”要是少1,我就可以继续往前走了。”
我需要扔出4,就可以继续往前走一步,当我扔出的是 6和2时,我只想到加法,说:“6+2=8,又没有4.”
豪立马说:“6-2呀!”
我才惊觉还有减法。
豪的灵活运用和反应速度比我想的还要快。豪帮到妈妈后的心情更加愉快了。在玩的过程中,不管是他扔出来的骰子,还是我扔出来的骰子,都要他自己来算。
豪很喜欢这个游戏,有自己亲手画的话,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像亲历一场旅行一样,边玩边说有关每一个图的故事:妈妈,我们一起坐上葡萄车,一起吃葡萄,一个人拿着剪刀要来剪葡萄啦!我们一起坐车去海边玩沙子。。。。。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体会到:让孩子切入到任何新事物的方式就是我们要善于运用举例和画图!举孩子有做过的事情的例子。
再如,带孩子认识天气,带孩子认识地图(玩尽)。
9月12日
在中国地图上标出9座城市:
豪自己拿出地球仪来找要找的城市。
豪指着一小片区域说:“那这里就是中国了。”
我:“这整一大片区域都是中国。”
豪:“那深圳呢?”
豪边说边在地球仪上很用心地找。
豪先找到了台北,自己拿笔写下“台北”
我:“那广州呢?”
豪:“在这里,在深圳的旁边。妈妈,广州离深圳很近的喔。我们上次坐和谐号,一下子就到了。可是按地球仪来看,它们是没隔开的喔。但是,按我们真实的,可不是在我们旁边,那可是好远喔。还要坐和谐号呢。”
我:“是的,不是骑自行车就能一下子到的。” 豪:“是呀”
我:“自行车比和谐号,谁快?”
豪:“和谐号”
我:“和谐号比飞机,谁快?”
豪:“飞机。”
豪:“妈妈,上海离深圳好远喔。”
豪拿到地球仪就是抑制不住的开心:“妈妈,这是什么地方?”
我:“哈尔滨。咦,这个城市也是我们要找 的地方。哈尔滨在我们的地图上是哪里呢?”
豪找着说:“在这里。妈妈,我记得上次看天气预报,哈尔滨可能要下雨。我们来看看天气预报吧。”
一起看天气预报。
豪边看地球仪边说:“哈尔滨也在我们这一面。现在是晩上。”
豪扭头看我手里的天气预报说:“哈尔滨才10度也。最高是 17度,最低才8度。”
我:“ 10度。是哈尔滨的温度高还是我们这里的温度高?”
豪:“哈尔滨那里温度低。”
豪:“我刚才看到哈尔滨那里有流星划过。那里的人会不会发现吗?”
继续看天气预报,豪:“我们深圳30度。”
我:“哈尔滨才10度。”
豪:“哇,比我们低20度。”
豪:“妈妈,这是什么地方?”
我:“俄罗斯。”
豪:“那这里肯定很冷。我知道多少度,一定是负10度,要穿很厚的衣服。”
我边说边摆手势:“嗯,要穿这么厚的衣服”
豪:“但是,熊自己就可以保暖的,因为熊有它的毛。”
豪继续看地球仪:“哪,妈妈,这个地方一定很冷了。都快到北极了”
我:“这是格陵兰。对啊,会很冷。”
写下哈尔滨后,豪继续很兴奋地找下一个城市。找到沈阳,南京。豪让我先写下南京,然后是沈阳。我:“还有两个没找到,北京和天津。”
豪:“天津在这,在下面”
我:“好的,这是天津。那剩下最后一个呢?”
豪:“北京。”
然后看了沈阳的温度:“14度。”
豪:“比哈尔滨暖 4度。深圳和香港都是30度。”
我:“台北多少度呢?29度。”
豪:“如果它再加1度,就和我们这里一样的温度啦。“ 把所有城市的温度都标上后问豪:”哪个城市的温度最低?”
豪:”哈尔滨,因为它高啊”。
然后又找了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的温度是 11度。
豪:“为什么它比哈尔滨要高,但是温度比哈尔滨还要高 1度呢?”(这个问题我做了标记,存疑)
以前出游,都只是让孩子跟我一起找进站口,找候车室,找火车车厢,找座位。如今有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记录常伴,时间常伴!
火车每到一个站,我都和孩子计算停站时间,让豪在地图上画火车路线。让豪在画线的过程中,知道“往”和“返”是什么意思。
感谢Lin推荐的磁性地图拼图。
刚收到这个拼图时,豪拼好了又把所有拼块打乱,重新拼;拼好了,又打乱,又重新拼。。。这样反反复复玩了一个多小时。
上海,深圳,香港,这三座城市是豪最熟悉的,所以第一次拼时,豪就知道这三个城市的位置。拼第二次,他知道了西安,还不停用手照着甘肃轮廓走了一遍,因为这里有他最喜欢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第三次拼时,他知道了沈阳。拼到第八次时,豪把拼块倒在地上说:“现在放地上拼,不要这个板,自己想想该怎么拼,也不能看着这个地图拼,自己想。”,第十次拼时,豪把拼图靠着凳子竖着放:“现在这个竖着拼了!”
整个过程,豪通过自己变换拼的姿势,也能找到不断拼下去的热情。我们在拼的过程中,也会结合中国知识地图来玩。比如在拼图时,我会说:“豪,帮我找一下大熊猫在的那个城市。” “我拿到了有椰子树的地方,你猜猜我该把它放哪里?”。。。。。。
带豪一起找自己的同学老家所在的城市。从地图上找小伙伴,经历了一场别样的精彩旅程!
我每念一个同学的名字和所在的城市,豪就通过磁性地图拼图来找到要找的城市,在拼图上用笔圈出来,然后再到空白地图上有小圆点标出这个城市来,我则在他标出圆点后,在这个位置标注城市名和同学的名字。
有自己小伙伴的名字的地图,小伙伴们又都分布在不同的城市,豪一下就把这几个城市记住了。
在空白地图上都标注完后,豪又在大地图上用笔不断的把这些城市一个个圈出来。
利用现代科技,绘制一张属于自己的地图
最后,带豪用GOOGLE MAPS的MY MAPS来创建属于自己的地图。
我们想像去每一位同学的老家来创建自己的路线图。
还可以在地图的测量。
“哇,这么短的距离就有可500英里!”
最后,我要加强的是:存疑
当孩子问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表明:“我现在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想想”。要把这个问题记录在本子上,随身带着本子,随时翻阅讨论并把这个问题打印出来,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展示,在家里可以非常容易就看到这个问题。陪伴孩子一起聊这个问题,引导孩子把问题和他已经熟悉的背景知识信息联系起来。在想的过程中,要把想到的每个点、步骤过程说出来,展示给孩子,让孩子有过程体验,有推理,而不是只有一句只能用来死记硬记的结论。与孩子想通后,一起做总结陈述,再分享出去,和更多人一起成长。
听课容易,但,要把所有理念都落实好就需细心,以及坚实下去的韧劲!愿一路同行的伙伴们一起加油!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