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书写青春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而今天,又是一年的五四,又是一年青年节,岁月在流淌,更迭。学习五四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主题却从没改变始终如一。旧历史会过去,但却不会被遗忘。反而使人刻骨铭心,不敢忘记。
2003年,非典爆发,首先在中国广东发生,接着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来势汹汹,毫无前兆,令人猝不及防,极高的死亡率一夕之间引起社会恐慌,那次非典导致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无数人视野,无数企业倒闭关门。那一年的非典,激起了一群中学生报效祖国的热忱之心,梦想以后成为医生救死扶伤,为建设新中国添砖加瓦。
而今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传播迅速,一时间引起整个中国的恐慌,而在这时,本该在新年夜里陪伴父母,本该和孩子一起嬉戏,本该洋溢着幸福,可因为疫情,暂停了这一切的本该,一批批90后自动请缨,甚至不惜瞒着孩子父母也要奔往前线,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中,和前辈们一切为中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绵薄之力微不足道,可全国上下的齐心协力,换来了今天中国疫情基本得以控制。那群曾经大喊着为祖国报销的孩子们,如今真的实现了他们的指向,退去青涩,换上手术服,站在手术台,熟练的操纵着手术刀,沉着冷静,救死扶伤,信手拈来。因为奋斗,他们变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模样。现在得我们终于可以大胆的走出去,看看蔚蓝的天空,呼吸一口来自外面的空气,虽然隔着一层口罩,可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唯有怀揣感激之情,继续配合他们的工作。相似的场景,人却换了,病毒无情,人却有情。厚厚的防护服,笨重的护目镜下,是汗如雨下,是奋斗书写的无畏,细皮嫩肉之下是道道勒痕,稚嫩的面孔却沉淀了成熟,是奋斗绘画出的坚毅。不过短短的十七年,当初那批孩子,却改变了许多,他们在一夕之间成长,作为中国的顶梁柱为中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作为一代青年,祖国呵护下成长的鲜花,在新时代,要以全新的面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模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好好学习,以知识武装大脑,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锤炼品德修为,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保持定力、严守规矩,要饮水思源、懂得感恩,在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清风正气和蓬勃朝气。做新时代祖国的接班人要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要早立志,立长志,将中国梦融入青春。
新型冠状病毒下,无法在学校学校教学,只能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学习,七点半的早读未曾迟到,一天紧张的课程从未缺席,线下的授课,无异于放任孩子野蛮生长,是对我们自己的自律的考验,挑战。因为有梦想,所以为之努力奋斗,奋斗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即便知道前方或许荆棘满地,或许充满明枪暗箭,我们还是会勇往直前。你我他的梦点点滴滴凝结,凝结成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我们不害怕困难重重,我们害怕不敢有梦,让我们怀揣着自己的小梦,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亦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是,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精神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油青年,加油中国,响应国家号召,为祖国的伟大建设而努力奋斗吧。韶华虽易逝,可却因为梦想而永远年少。等待着,期望着每一个收获满满的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