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任何没有计划的学习,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没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01

雅婷在《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中写道:

你要想肆意放纵人生,就要先学会收敛,自律和克制。

从控制熬夜争取早起,到控制食欲减轻体重,到控制各种不甘心。

嫉妒心得失心等莫名其妙的妄念,都是一种尊重事实,遵循理智的成熟态度。

自律这个词近些年非常火。

许多成功大V,表示自己的成功,主要来源于在烽火狼烟、穷困潦倒、一片狼藉中极强的自律。

如坚持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坚持每天跑步三公里、坚持日更两千字等等。

仿佛他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自律、坚持。

无数渴望成功的人们信了,于是义无反顾加入了自律大军。

学着成功的大V们一样,凌晨四五点起床,阅读一小时,晨跑一小时,买下各类付费课程;

七点出门上班,上下班途中也不敢轻易打个盹,生怕浪费时间,必须打开手机里的APP学习英语;

下班回家后,也不敢再轻易娱乐,打开笔记本,开始学习新买的课程。

这些人够努力了吧?可最后呢?

绝大部分人连本职工作都比之前做得差劲,更谈不上什么逆袭。

他们非但无法获得成功,反而被自律追得精疲力竭,却没有得到任何受益。

这是为什么?

因为大V只告诉你自律,却并没有告诉你另外一件事,而这件事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上周跟一位朋友吃饭,期间朋友接到电话。

先是讲了十分钟电话,后来又视频了将近十五分钟,这才放下电话。

后来我才知道,她的一位表妹打算来找她玩,不知道怎么坐车,朋友其实早已经将路线详细发给她。

结果表妹压根找不到公交站,只能通过视频一步步指点她该往哪边走。

所以出现了之前那一幕,最终是朋友通过视频指导,她才终于找对了方向,坐上了车。

信息时代,随手百度就能知道的东西,却要如此大费周章,我实在不太理解。

我忍不住问:你表妹多大?

朋友苦笑:

研一,从小就是学霸,一路上名校,所以家里比较娇惯,自理能力比较差。

每次出门都是这样,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妹妹,没办法。

想来这位学霸表妹应当是但是她缺乏了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学习力。

现代城市交通发达,她有智能手机,却习惯性的依赖别人,明明特别简单的事情,却被复杂化。

现在尚有亲人帮忙,可以后呢?

不可能工作也让亲友来帮忙做吧。

人生来是群居动物,可惜很多事情本身而言,就只能一个人完成。

若事事依赖他人,自己却不去主动学习,这样的人注定会被淘汰。

哈佛大学校长曾讲过一个树根理论: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

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好坏;

也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

学历代表你某个阶段的成就,但学习力却足以成就你的一生。

03

曾经与一位叫姗姗的女孩共事。

她是个特别能吃苦的女孩,但是在公司的业绩却是最差的。

一开始我特别想不通,因为论努力程度,她绝对没得挑。

每天打电话联系客户最多的是她,跑业务最勤的也是她,公司里请教前辈最多的还是她。

但是很快,我发现了她的问题所在。

一是她缺乏自己的想法,跟客户讲解产品的时候永远是照着前辈的笔记说。

客户稍微换了个提问方式,她就答不上来,我们告诉她没有理解意思,她就说大家嫌弃她学历最低。

二是她永远只会羡慕的去请教业务好的同事,对方教给她经验,她却觉得没用。

她都试过了,在她看来只是自己的运气问题。

这样的态度,即便再勤奋,恐怕也不会有客户上门。

成功却需要执行力+学习力+判断力,缺一不可,自律是执行力。

而学习力,最重要的是思考,你得思考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到更好、最好,而不是说我必须要如何使劲自律。

成功需要执行力+学习力+判断力,缺一不可。

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书里早已一针见血:

任何没有计划的学习,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没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04

年少时,我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乐器。

大家都是零基础开始学习,学习一段时间以后,优劣已经比较明显了。

其中一个女孩练习极为刻苦。

我们练两个小时,她就一定要练满三个小时,我们练三个小时,她一定会练五个小时。

但是很奇怪,演奏的时候,最不在调上永远是她。

说天赋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缺乏学习力,没有去思考。

弹奏乐器对演奏者的音准、节奏的要求很高。

演奏得好,非常优美,若是完全不在调上,比鸭子叫还难听。

这个女孩天生的乐感和音准不算特别好,但是她不去改进这方面,却一直在做无谓的努力。

与时间赛跑,只在练习的时间较劲,自然得不到进步。

乐器一天不练就会手生,但是不经过思考的练习,还不如别练。

认识一位写作老师,我特别佩服她。

不是因为她的日更,不是因为她的写作课,更不是因为她爆文频出。

我最佩服的是她的学习力和判断力。

这位老师学历不算高,一开始她从写杂志开始,一篇一篇慢慢积累经验,打开知名度。

渐渐地,她的发表量越来越高,稿酬也越来越丰厚。

但是这个时候,她并没有固守在纸媒的阵地里,一笔一笔的赚保守的稿费。

而是想法设法学习更先进的知识。

自媒体红利期初始,她就果断打入,如今她的公众号粉丝已有几十万,写作班也是期期爆满。

但她同样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积极开拓更广大的市场,曾经我抱着一颗八卦之心百度她。

结果呢,我几乎在所有找得到的自媒体平台上见到了她的号。

更难得的是所有的号她都是很用心的在运营。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自媒体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05

自媒体红利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赚到钱。

红利期过去后,也不是就没有人打出一片天地。

所谓红利期,不过是大环境更好更容易成功的前提,而非你未获得成功就找的借口:

只怪红利期已过,没有学习力的人,即便再红利,也轮不上你。


马云曾经说过:

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

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太强大,而是你根本不知道对手是谁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唯有不断学习,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的你还跟无知,因为你还在怀疑一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想成功,自律不够,你更需要学习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目:有些数的素因子只有3,5,7.请设计一个算法,找出其中第k个数. 解法一 k个数字一定是有第k-1个数字与3...
    FlyElephant阅读 717评论 0 0